党中央总书记苏林会见马来西亚上议院议长阿旺比米 越马发表联合声明 将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政府总理范明政与多米尼加总统阿比纳德尔举行会谈 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 G20峰会:范明政总理提出三个消除全球饥饿与贫困的战略保障 政府总理范明政抵达巴西,开始G20峰会之旅 国家主席出席202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国家主席梁强与秘鲁总统迪娜·埃尔西利娅·博鲁阿尔特·塞加拉举行会谈 国家主席梁强抵达利马 开始访问秘鲁和出席APEC领导人会议周之行 党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越南与智利发表联合声明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与智利总统博里奇举行会谈

必須提升參加會議文化意識

筆者最近獲邀參加某個畫展發佈會。當一名畫家在台上發表時,台下不遠處有甚多人大聲地說話,幾乎把發表者的聲浪遮蓋,令到不少人都對他們投下了怪責的眼光。坐在筆者旁邊一名代表不滿地說:主人家在台上發表時,即使我們不聽,也不可肆意傾談,這是最基本的會議文化,也是對組委會的一種尊重。
(示意圖源:互聯網)
(示意圖源:互聯網)
筆者有幸獲邀參加不少華人社團、單位、會館舉辦的就職典禮或大會,發現了“兩”大特點:一是代表們通常不準時出席,二是未能集中參與會議。具體是某次應邀參加一個執委會任期屆滿大會。邀請函上註明大會開幕時間是8時30分,可是竟然拖長至9時45分才開始,令到準時出席的代表等得十分厭煩。原因聽說是有若干有“份量”的喜賓姍姍來遲而使大會未能依時舉行。類似場合經常發生在各會議、就職典禮、甚至婚宴上,從而導致守時者產生“早到也沒用,乾坐著來等人,不如遲些去,人等我總好比我等人”這種不良心理。
正是很多人都有著如斯的想法,令到“不守時”成為一種“有欠文明的風尚”,且根深蒂固地“植”在不少人的心底裡,難以根除,從而成為一種陋習,也是人們所謂“橡筋時間”,“拉得就拉”。至於第二特點,便是任意講話。有次某文化輔助會執委會主席正在台上匯報成績時,席下一名代表大聲地講電話,甚至說得氣憤時竟然“爆粗”,頓然間惹來數十雙眼睛一同注視著他。但奇怪的是,該名代表似乎不以為然,仍然繼續講下去,使到坐在其旁邊的另一代表也忍不住用手肘碰碰他,示意勿再傾談。這時,該代表才皺皺眉,很不願意才收線。對此,很多人都搖搖頭,一個帶有文化氣息的會議,就這樣被欠缺文化意識的代表“破壞”了!

我們要知道,不論什麼形式的會議、典禮,獲邀參加者是體現其已得到組辦單位或個人對其的尊重。因此,我們參加時,也應表達本身對會議、典禮的尊重。當主辦人或嘉賓在台上發表時,我們應專心聆聽。如果我們互相談話,那麼發表講話的嘉賓(有不少場合是地方政府代表)會對出席者產生什麼樣的看法與評價,更會覺得自己未得到尊重而感到難過。所以,筆者覺得,我們既然能抽出時間去參加某個會議、典禮,就應加以尊重,自我提升會議文化意識。等到主禮嘉賓發表完或會議結束後,大可暢談個痛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