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为乙类传染病
关于卫生部诊疗管理局发文要求医院做好准备隔离区,已被收治新冠肺炎病例的资讯引起民众和专家热烈讨论。
但现在的隔离措施与过去有何不同?因为于2023年10月,卫生部已决定将新冠肺炎从甲类传染病降为乙类传染病。
这一调整意味着新冠肺炎不再被视为特别危险、传播能够迅速广泛传播及死亡率高的疾病。因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对乙类传染病的规定进行。
也就是说,新冠肺炎现已归入与兹卡病毒、腺病毒、流感、结核病等疾病同一类别。
根据卫生部关于新冠肺炎乙类疫情监测、预防工作的指导,对于确诊病例,在诊疗单位接收、治疗管理和感染预防等工作依照卫生部的规定进行。
对于门诊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如何隔离?
-新冠肺炎患者必须戴口罩。建议自出现首个症状起或检测出对新冠肺炎病毒呈阳性反应起,在居住地自我隔离至少5天,并戴口罩直到第10天,以避免感染他人。
若需离开居住地,必须戴口罩、勤洗手消毒以及限制与他人接触。
-照顾或与患者同住的人与患者接触时必须戴口罩;限制与患者接触。
-经常用清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每天清洁和消毒经常接触的物体和表明,例如:桌面、门把、手持设备、马桶、水槽等,特别是在弄脏后。
-保持住宿通风、清洁。
对于疑似新冠肺炎病例,需采取避免感染的防病措施
-疑似病例需采取个人防疫措施,自我做好健康监测;与他人接触或离开住所时佩戴口罩;限制与他人接触。
-经常用清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清洁消毒接触表明。
-若疑似病例出现重症症状或属于重症高风险族群(如长者;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孕妇等),应尽早接受检测,以便确诊与治疗。
-若需离开居住地:必须戴口罩,经常用清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限制与他人接触。
-疑似患者若自行检测并得到阳性结果,需要通知居住地乡坊医疗站,以获得指引和帮助。
对于确诊新冠肺炎并住院收治的患者
-患者若处于急症状态,将在急诊科隔离治疗;若为非急症,则根据专科进行隔离治疗。
-若在临床科发现有新冠肺炎患者,立即将其转入该科的隔离室进行隔离治疗。
-传染病、呼吸道疾病检查室;急诊接收区和各临床科室的隔离室必须确保通风要求,并随时备有符合规定的隔离设施。
因此,依照现行规定,新冠肺炎患者不再需要像疫情期间那样实施严格隔离。卫生部也劝喻民众不需过度恐慌,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而应主动防病◆
主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为主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卫生部继续劝喻民众采取以下措施:
1.在公共场所、公交工具、医疗机构内佩戴口罩。
2.若不必要,限制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聚集。
3.经常用清水、肥皂或消毒液洗手。
4.增加运动和体能锻炼及保持均衡营养。
5.若出现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要立即到就近的医疗单位接受检查、监测和及时治疗。
对于往返新冠肺炎疫情高发国家的人,要主动监测身体健康状况,以保护自己、家人和密切接触者的安全。
卫生部将继续与世界卫生组织配合,密切监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并提出符合、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