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原因造成肛裂?
直肠外科医生指出,不少患者常因肛门疼痛、流血来就诊。 “肛裂”又称为“肛门溃疡”,是肛门周围皮肤和黏膜产生裂伤,常导致疼痛、出血和排便困难等问题。以下是造成肛裂的几个原因:
便秘及大便过硬:大便过硬会增加排便时肛门的扩张,容易导致肛门周围皮肤和黏膜受到损伤。
生育:分娩会使得肛门周围组织受到过度伸展和挤压,容易导致肛裂。
肛门括约肌痉挛:肛门括约肌过度紧张,排便时大便通过括约肌的收缩,使肛门周围组织受到挤压和拉扯,进而出现肛裂。
性行为:反覆的摩擦以及扩张肛门,也容易造成肛门周围皮肤和黏膜受到损伤。
其他疾病:如肠道发炎、直肠癌等,都可能增加肛门周围组织的受损风险,进而引起肛裂的发生。
肛裂有两种类,症状是什么?
医生进一步说明,肛裂可概分为“急性肛裂”和“慢性肛裂”。急性肛裂是肛门周围皮肤和黏膜,在短时间内发生裂开的情况。主要症状包括:疼痛、出血及排便困难。急性肛裂常会伴随剧烈疼痛,特别是排便时更加明显;而由于疼痛和出血,急性肛裂会让排便变得更困难。
而慢性肛裂是皮肤和黏膜长时间撕裂或裂开,症状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主要症状与急性肛裂相似,都有疼痛出血和排便困难的状况。此外,因为伤口反覆裂开愈合,而使伤口边缘纤维化,导致肛门口堆积出一颗肉瘤,有些病人也会在直肠内生出息肉。
肛裂如何治疗? 5方法改善
1.饮食调整:
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取高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食品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
2.疼痛控制:
可以使用止痛药,如非类固醇消炎药或鸦片类药物,或是使用外用局部麻醉药膏来减轻疼痛。
3.留意排便:
排便时应尽量避免用力,可以用柔软的纸巾轻轻擦拭,或者用清水冲洗肛门区域,避免擦伤裂伤。
4.局部治疗:
可以使用软膏、塞剂等局部药物来促进伤口愈合。
5.手术治疗: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仍然无法有效控制症状,就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方式包括:括约肌切开术、溃疡切除术等。
医生提醒,治疗期间要保持肛门区域的清洁和干燥,避免长时间坐着或久站,以免加重症状。此外,如果出现严重疼痛、大量出血或发烧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