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总理范明政与多米尼加总统阿比纳德尔举行会谈 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 G20峰会:范明政总理提出三个消除全球饥饿与贫困的战略保障 政府总理范明政抵达巴西,开始G20峰会之旅 国家主席出席202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国家主席梁强与秘鲁总统迪娜·埃尔西利娅·博鲁阿尔特·塞加拉举行会谈 国家主席梁强抵达利马 开始访问秘鲁和出席APEC领导人会议周之行 党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越南与智利发表联合声明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与智利总统博里奇举行会谈

用药后警惕不良反应

药品是用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存在对健康有害的一面,即不良反应。
用药后警惕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的性质,是任何药品都可能发生的。有传言称,用药后反应越大,效果越好。这是真的吗?


反应越大,抗肿瘤效果越好?

  刘女士因患肿瘤进行化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脱发、皮疹等症状。家人和朋友安慰她:“反应越大,效果越好,忍一忍就好了。”这是肿瘤患者在化疗、免疫治疗等过程中经常会听到的。

  化疗并不是“精准打击”,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人体正常细胞产生伤害,引起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化疗药物的剂量加大,不良反应也会增加。从这个现象看,似乎“不良反应越大,化疗效果越好”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化疗反应与疗效之间其实没有相关性,化疗反应大小与患者对药物的耐受能力、所用药物种类及剂量相关。

  化疗有没有效果,在于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可通过复查肿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前后对比来评估疗效。而通过化疗反应大小来判断化疗效果,是没有任何依据的。面对化疗反应,患者不能“一忍了之”,应积极采取措施,以减轻不良反应。

  免疫治疗与化疗的原理不同,疗效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也不可一概而论。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启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这是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战争”。免疫细胞杀伤力增强时,能杀灭更多肿瘤细胞,但杀伤力过于强大时,也会损害正常细胞。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可涉及全身各个器官或系统,包括皮肤、结肠、内分泌器官、肝脏和肺等,相对比较少见。最新研究显示,出现不良反应有可能预示着免疫治疗的疗效更好,特别是皮肤或内分泌系统所表现出的不良反应,与疗效的相关性更大。不过,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多临床试验来证明。

 
 服药后出现痘痘、腹泻,是身体在排毒?

  小张因身体不适服用中药调理,服药后出现了腹泻、面部痤疮。她听妈妈说,这是身体在排毒,药物起效了。服药后出现上述症状,不能完全认定为“排毒反应”,应根据病情、药物成分及功效来判断。

  中医学认为,脾胃积滞或下焦湿热的患者,用药后可能会腹泻,泻后一身轻松,这是湿邪或热毒等从体内排出的一个重要表现,即中医治疗八法中的“泻法”;脾胃虚弱的患者,服药后出现腹泻,可能是对药物不能耐受或用药不当产生的不良反应。

  因此,服药后出现腹泻是“排毒”还是不良反应,不能一概而论。患者因对药物不耐受或用药不当引起腹泻,应及时停药、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药。此外,服药后出现痤疮、皮疹等表现,往往是不良反应,患者应及时就诊。


有反应,疫苗才有效?

  注射疫苗后,李先生出现发热、口干舌燥、头晕、乏力等症状。朋友说,“这说明疫苗对你有效。”也有人说,“有反应才有效果。”这些说法不靠谱。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人工减毒、灭活等方法制成不具伤害力的生物制品。它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特殊抗体等。

  从本质上说,疫苗也是一种病原体,只不过它的危害较小,并且能激发免疫系统,使机体自发形成相应的抗体。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与疫苗产生的免疫效应没有直接关系。按科学、合理的程式接种疫苗,即可充分发挥疫苗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免疫效果,并将其不良反应控制到最低。

  药品不良反应会给患者造成伤害,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担心不良反应而不敢用药。合格药品的安全性是可以信赖的,大多数不良反应是可以预测和防范的。通过大数据分析,当某种药品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时,就会及时公布,以提高医疗机构和大众的防范意识,促进药物合理使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