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总书记会见立陶宛共和国总统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 欢迎立陶宛总统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越美贸易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范明政总理抵达尼斯开始对法国的工作访问 依照原则部署与重组干部 完善法律系统满足实践生活要求 纺织品成衣与皮鞋共面临关税挑战 二级地方政府组织工作遇到不少困难

研究稱大家庭和家庭關係有助預防癡呆

據新華社報導,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日前發佈的一項新研究結果稱,與獨居生活相比,與家人一起生活或身處較大家庭中,可幫助人們延緩癡呆症的發展,且死於癡呆症的風險也明顯更低。
(示意圖源:互聯網)
(示意圖源:互聯網)
該校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雜誌上報告,他們研究了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60歲以上人群的生活水平,以衡量國內生產總值(GDP)、城市化、年齡和家庭規模等因素對癡呆症的影響。結果發現,身處較大家庭中或與家人一起生活的人,罹患癡呆症的風險低於獨居的人。較大一些的家庭規模明顯有助於延緩癡呆症發展,並降低人們死於癡呆症的風險。

癡呆症是一類腦部疾病的總稱,包括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癡呆等,主要表現為記憶、思考、語言和日常活動能力衰退。參與該研究的馬切伊‧亨內貝格說,與家人或親朋一起生活,有一些非常實際的好處。比如,有規律的進餐時間、交談、有人檢查你是否服藥以及家人組織定期活動等。他說,這種參與和交流是積極的,會刺激人體產生催產素。這種俗稱“幸福荷爾蒙”的激素已被證明可以通過保護與血管性癡呆相關的心血管系統,對生理健康產生積極作用,並可能延緩癡呆症的發展。

研究人員說,這一研究成果對於規劃老年人的護理及生活服務等非常重要。即便無法保證與家人一起生活,也應該鼓勵老年人多與鄰居或社區人員、養老機構其他人員等積極交流,以延緩癡呆症的出現及發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