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營養師表示,很多想減重的人常抱怨:“明明體重不重,但是腿特別粗”,還有人則是背肉特別厚,看起來虎背熊腰,拼命減重還是瘦不到想要的地方。她表示,其實每個人的體型,約7、80%還是和基因有關,但是確實可以根據飲食和運動的方式,來改善對體型的不滿意之處,改善體型“3分練、7分吃”,趕快控制口慾可以瘦更多。
在“人體肥胖地圖”中,日本的瘦身專家特別以個人經驗把全身各個不同處的肥胖位置和愛吃的食物做連結,如果想要避免這些部位肥胖,就要趕快避免引起肥胖的地雷食物,例如:
胸部:起司、魚類、紅肉
手臂、後背:炸豬排、鹹酥雞、冰淇淋
小腹:麵類、甜點、酒精、碳酸飲料
臀部、大腿:冰淇淋紅茶、珍珠奶茶、巧克力冰沙
小腿:肉類、調味料、鹽分、火鍋
腳踝:冰品(雪糕)
雖然很多專家都說“沒有局部瘦身這回事”,不過營養師說,“人體肥胖地圖”某些在科學上有其根據。例如人體的後背、臀、手臂、大腿等部位,是脂肪較多的部位,比較容易積存脂肪。吃多了炸豬排等油炸物的高脂肪食物,壞的脂肪酸就容易造成堆積。
而腰、腹部一樣是脂肪容易堆積之處,但腰腹鮪魚肚是“蘋果型身材”、內臟脂肪易堆積的地方,如果攝取過多的精緻澱粉如甜點、含糖飲,會轉化成三酸甘油脂增加體脂肪。而喝酒跟喝油一樣,一樣也容易胖肚子。
另外,愛吃調味料、鹽分、火鍋容易胖小腿,鹽分攝取過多人體水液容易積存在下肢難以代謝,所以容易下半身水腫,一樣是符合學理。
所以針對減肥諮詢的民眾,建議除了要控制熱量、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以外,可以試試看少吃引起自己想要局部瘦身位置的地雷食物,許多人都說真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