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本身就是负责排毒的,功能不好时,给它增加额外的“水压”,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有些茶,看起来清清淡淡,闻起来也很清香,但其中的成份对肾臟来说,并不都是温柔的。
比如含草酸高的茶,长期大量饮用,会让体内草酸水平升高,而草酸一旦和钙结合,就容易形成草酸钙结晶,进而堵塞肾小管。这种堵塞不大不小,但像细沙卡在机器齿轮里一样,日积月累,就容易让本来就脆弱的肾功能雪上加霜。而那些看起来养生效果满满的花草茶,像蒲公英茶、苦丁茶,有些虽然有利尿作用,但草酸含量同样不低。再加上一些人本身就有轻度的尿路结晶或是代谢性异常,长期喝下去,很容易加重问题。偏偏这些茶在宣传时,往往被夸得像是“万能解药”,说得越玄乎,越让人放松警惕。
还有一种情况更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富钾茶饮。一般人对钾这个词不怎么敏感,觉得它不像钠、糖这些听起来有害的营养素。但对肾功能不全的人来说,钾可能是个大麻烦。肾不好时,排钾能力下降,血钾容易升高,而高钾血症可不是小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心律,甚至引发心跳骤停。一些乌龙茶、黑茶、还有用大量干果、果皮调制的调味茶,其实钾含量都不低。如果把这些茶当成水一样地喝,对肾功能本就处于“挣扎”状态的人来说,等于在给系统加压。
还有一个隐蔽性更强的问题,那就是重金属污染。在过去几年,多个国家的检测都发现,一些劣质散装茶叶、来历不明的“养生茶包”,在种植或加工过程中,可能被污染了铅、镉等重金属。这些物质一旦进入体内,不会像水一样轻易代谢掉,而是倾向于在肝肾中慢慢积聚。而肾臟是主要的排毒器官之一,接触这类毒素多了之后,就会慢慢“中毒”,功能变差。特别是某些深色茶类,如老年人喜欢的熟普、砖茶等,它们在长时间发酵或储存过程中,如果保管不当,还可能产生霉菌毒素,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悄悄侵蚀肾细胞。
要说喝茶该怎么喝,其实也不难。清洁来源、有标识的袋泡茶比散装茶更靠谱。淡茶比浓茶更安全。喝的时候别贪杯,不要拿茶水当水喝,更不能空腹大量喝。如果已经查出有肾功能问题,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茶种,别自己随便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