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產銷活動恢復過來的事將遇到不少困難,尤其是勞工短缺。在市商會最近舉行“本市經濟於新常態下復甦計劃”研討會,很多企業提及了上述問題。
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陳黃銀副教授、博士告知,本市為了防控疫情已實施社交隔離了100多天。對於企業共同體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困難期間。
憑藉本市政府與民眾的努力,目前的疫情控制工作已有積極跡象。其中,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都減少,顯示了本市可以逐漸放寬並實行產銷活動恢復路線圖。
陳黃銀副教授、博士表示,有利條件之一是本市在疫苗接種的第一階階已優先考慮勞工對象,故本市各出口加工區與工業區的逾七成勞工已接種足二劑疫苗。然而,本市須吸取其他國家的經驗,本市須謹慎行事,按安全路線圖開放,避免發生“快開”後就“快關”的情況。
市木藝品與加工協會(HAWA)副主席兼秘書長阮正方告知,現有約40%成員企業仍實施“三就地”方案。不少成員企業決定實施該方案到10月15日為止,同時加強就地醫療工作,主動篩選“綠區”勞工資源,及時處理意外情況。憑藉本市將逐步放寬並制定恢復產銷活動的路線圖等積極跡象,各家木業企業已為快速恢復生產活動做好準備工作。然而,很多企業迄今面臨的大問題是勞工短缺。
阮正方副主席說,過去期間,“三就地”方案只允許留下三至五成勞工,不實行該方案的勞工須停工或返鄉。目前,各家企業仍有訂單,但想恢復生產規模,勞工人數比疫情前短缺六成以上,包括有工作經驗和熟練的勞工,徵聘方面並不簡單。
與此同時,越勝Jeans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范文越表示,本市第四波疫情爆發時,眾人前呼後擁地返鄉。其中有各家須縮小生產規模或暫時停產的工廠勞工。
到目前為止未有返鄉勞工人數的統計數據,也沒有哪家企業提及迎接勞工來本市復工的計劃,以在新正常狀態下恢復生產活動。
范文越董事長說:“企業亟待社交隔離放寬後就恢復產銷活動,在年底餘下幾個月把握市場商機,但生產勞工正在何處,他們是否滿足回來本市工作的條件,企業毫不確定。”
各家企業認為,恢復產銷活動是本市以及企業共同體的迫切需求,因為第四季度被視為企業可“留住”客戶和市場的最後機會,以便彌補過去期間的部分損失。
然而,企業想在新常態下做好生產勞工充足的準備工作,就要有時間動員、篩選和補充人力。因此,企業須詳細和及時把握管理各級的相關計劃、政策、新的勞工資源數據庫,才能做好復業條件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