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為宜別超1小時
一項研究資料顯示,我國大約有39.3%的人群有午睡的習慣,大部分人的午睡時間控制在1小時之內,約有8.9%的人午睡時間在1小時以上。
午睡有別於夜間睡覺,絕對不是越長越好。隨著時間延長和睡眠深度的增加,人的睡眠分為1期至4期以及快速動眼期(此階段的大腦神經元活動與清醒時相同)。其中,第1期為入睡期,第2期為淺睡期,第3期為中度睡眠期,第4期為深度睡眠期。
很多人午間“短睡”後精力比較充沛,而午間“長睡”後反而會在下午出現精神狀態不佳的情況。這就是因為包含較多“慢波”的午睡,會增加人覺醒後的睡眠慣性,而短時午睡中慢波成份較少,在覺醒後的睡眠體驗較好。
午睡的開始時間也有講究,正確的做法是選擇在餐後半小時開始休息。因為此時胃內的食物已經部分排空,入睡可緩解消化道壓力,同時也能減少胃內食物反流至食道。部分選擇臥位睡眠的人群,如還存在食道反流的情況,可適當增加枕頭高度,或儘量減少午餐用量、延長午餐至午睡間的時間間隔。
別再“以手代枕”優選臥位
午睡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姿勢?這是大家應該重視的問題。其實,如果條件允許,優選臥位睡眠。臥位睡眠品質較高,可使全身關節、肌肉及消化道放鬆,並且不會造成局部壓迫。短期臥位睡眠的話,側臥或平臥都無太大區別。
趴著午睡的人群,墊鬆軟頸枕或抱枕,以避免對上肢和面部的直接壓迫。選擇坐位午睡的人,建議佩戴環形頸椎枕,以固定頭位。人在入睡後全身肌肉張力降低,若直接靠在椅背上午睡,頭部會不自主地側屈或前垂,易出現頸部肌肉勞損即“落枕”,部分壓迫氣道導致呼吸不暢、睡眠中低氧情況。嚴重時會壓迫頸內靜脈導致頭頸部靜脈回流不暢,長此以往可能導致頸椎病。
此外,午睡還應避免直接吹風或吹空調,入睡後的人體毛細血管擴張,免疫力下降,易被感冒侵襲,甚至出現“面癱”這樣的面神經麻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