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送貨
家住第十二郡的梅雪映表示:過去期間,她的兩個孩子多日休學,故祖母和外婆要輪流替她們夫婦倆照顧。她說:“因老人家不懂路,又擔心疫情,所以我就甄選上門送貨服務。我們網購便利店的口罩、蔬菜、新鮮水果及海產等。凡是發票50萬元以上,家住福門縣、第十二和舊邑郡的客戶將獲免費送貨,真的很方便。”
眼見妻子一直買不到口罩和乾洗手液而煩惱,家住舊邑郡光中街的阮寶玉說:“最近,1名熟人建議網購商品,價格合理又來源明確,故我們很放心。口罩價格為每盒4萬元,網購6萬至6萬5000元,但若干藥房的售價為1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藥房只零售口罩,每個4000至7000元,而拒絕售賣整盒,理由是擔心購買者投機。”有一次,他訂購多種商品的發票逾100萬元,並建議商店上門送貨,結果他獲免費送貨。
家住福門縣的蔡垂攀認為:職能部門經常檢查、監察各個防疫醫療設備商店,但若干商店仍蓄意壓貨和“擺架子”。疫情無形中成為歹徒牟利的“工具”。因此,她與親人堅決不購買被抬高價格的商品。她和朋友一起購買大箱商品,之後以原價“售賣”。她說:“朋友需要時,我有商品就分享,只收下送貨費,因為我不是商販。只要可以輔助並向社群分享,我願意。”
若干在線售賣處表示:最近,口罩、乾洗手液和維生素C等商品的訂單不斷遞增。本市Co.opmart、BigC連鎖超市與便利店代表肯定:經常儲備足夠商品以滿足民眾的消費需求,甚至有的必需品產量比日常高3倍以為客戶服務。與此同時,工商部所屬國內市場司勸喻:各大經銷系統加強電子商務和上門送貨服務,限制眾多消費者在同一個地方聚集。
小心誤購
目前,消費者獲親人、熟人介紹購物,主要是互相信任。理所當然,許多商品的質量確保,因為賣者也越來越文明。然而,不少消費者埋怨商品劣質,賣者為了牟利而不澤手段。
不久前,市市場管理局查獲來源不明的口罩。其中,位於第五郡潘文魁街的一家商店售賣2200件沒發票、沒包裝及商標、無生產和使用期的口罩。第二郡草田坊黎文緬街一家藥房售賣4450個四層口罩和74個3M口罩,但不可出示發票。市市場管理局表示:斯次檢查是實施市人委會與市場管理總局的指導,以及市衛生廳就檢查、監察、與防疫力量配合的建議。
為預防疫情,映安現代古傳醫學中心第一專科醫生陳友榮醫生勸喻:民眾該在家用餐,加強食用各種含維生素C的水果(橙子,橘子等),出門記得帶上口罩,保持身體溫暖和個人衛生,經常用肥皂洗手。總之,民眾須實施衛生部的防疫勸喻和指引(Zalo程式上經常更新相關資訊)。陳友榮醫生說:“消費者網購口罩、消毒液等商品時,須注意商品來源,避免誤購水貨。若不可追溯商品來源,將難以驗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