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的溫情班
坐在一張簡陋的木桌旁,頭髮斑白的吳教師慢條斯理地說,20多年前,他和家人從胡志明市搬到新進鄉務農、立業。此區域與柬埔寨交界,有岱族、儂族、高棉族、斯丁族等很多少數民族同胞一起生活。他們只靠務農維持生計,所以生活很不穩定。在這個邊界地區,孩子們到了上學年齡,但仍不識字,有的因家境窮困而學業半途而廢;有的因父母忙於謀生而學習成績每況愈下。理解鄰里的難處,2009年,吳教師開辦了免費溫情班,給小學一年級至五年級學生授課。吳教師透露:“我一生從事教師工作,眼看孩子們沒有機會上學,心中非常難過,所以決定在家開辦免費溫情班。當時,我家很簡陋的,生活也遇到不少困難,所以教室只是一間用樹葉搭建,裡邊擺放幾套舊桌椅供5、6名學生使用而已。”
因同時要給5個班的學生授課,吳教師須將他們分成多個小組學習,如:五年級學生作算術、四年級的寫作文、二年級的練字、一年級學閱讀。雖然年邁體弱,但吳教師仍不辭勞苦,手把手地給每一個學生練字,細心指引他們做算術。自從開辦了溫情班,好名遠揚,有孩子到了上學年齡的家庭都帶兒女到這兒學習。慢慢的,學生與日俱增,尤其是暑假的時候,有時學生的人數達30多名。在每堂課,學生獲複習舊功課,學習新知識以跟得上學校的教程。不僅教算術與語文科,吳教師還重視教導孩子做人的道理,因為這是培養他們成為有利於社會的根本。認為吳教師所做的一切帶來切實利益,各單位機關、熱心人士已輔助桌椅、鋅板、黑板、書本,動員師生維持溫情班。
學生的擺渡人
譚志剛的父親譚文韓告知,此前因家境窮困,父母只顧打工,極少關心孩子,阿剛的學力只一般。自從把他送到吳教師那兒學習,他日益進步,專心學習,慢慢的成為學校成績優良的學生。1990年與家人從胡志明市搬到蒲德立業的阿韓也曾是吳教師的學生。他說:“我希望家庭的子孫繼續跟著吳教師。算起來,吳教師已經是我家兩代人的教師,至於學費分文不收。”
不僅給清貧學生,吳教師還教導殘疾學生。目前,他在給兩名發音困難、行動不便的學生授課。5年前,患有先天性疾病的陳文強(15歲,寓居新和村)發音困難,手腳收縮難以直伸,所以不得入學。父母窮困,阿強無法來到特殊教育單位就讀,只好委託吳教師。給阿強傳授知識也十分困難,須花出很多時間才有結果。據吳教師說,首先須花時間跟阿強交談,聽他說話以糾正發音;教他拿粉筆寫字也花了不少功夫。半年後,阿強可以發音,至今可以熟練四個基本算術法。
吳教師的家庭是屬窮困戶。他與文金山(籍貫同塔省)結婚並育有7個兒子,其中3個兒子曾經從軍。如今,他的兒子已經長大和成家立室,大部分都離開家鄉工作。他的小兒子吳松寶患有精神病,導致家境捉襟見肘。兩年前,阿寶病情惡化,須送到同奈省邊和市精神病患者中心,目前獲送到平陽省新淵縣精神治療中心醫治。家庭沒有耕地,吳教師夫妻倆也靠孩子們供養。每半個月,他們夫妻倆要去看望兒子一趟。雖然家境窮困,但吳教師向來的觀念是:“只要還有充足的精力就繼續教學,用心與道德來教導孩子們。學生的成功是教師最珍貴的報答。”
新進鄉人委會主席阮廷團評價,最難能可貴的是,吳教師向來熱衷於教學工作,維持溫情班,可沒有要求任何酬報。他的善舉已幫助了不少邊界區域的學生識字、升學◆
除了給窮困學生教學之外,吳教師還擔任新進鄉老齡會副會長。曾是一名武師的他開辦養生體育與古傳武術俱樂部。多年來,吳教師的俱樂部代表蒲德縣參加省級比賽並榮獲不少獎項。最近,在2020年第五次愛國競賽中,以2015-2020年階段取得佳績的他榮獲平福省人委會主席頒發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