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症”第二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
台灣奇美醫學中心風濕免疫科主治醫生陳昭宇說明,“乾燥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在40至60歲的族群,以女性居多,女性跟男性比率為10:1,大約佔總人口的0.5%左右。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端看有沒有合併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而定;次發性的乾燥症,最常合併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狼瘡、硬皮症等。
乾燥症也是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外,第二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的病人體內免疫系統會攻擊自己的外分泌腺體,造成包含淚腺、唾液腺、汗腺、呼吸道黏膜下腺體、生殖道黏膜下腺體的分泌減少,進而造成長期型(至少大於3個月)的症狀。
陳昭宇醫生提到,患者眼睛會有乾燥、異物感、灼熱感、怕光、容易眼睛疲勞,甚至出現角膜潰瘍;嘴巴的部分則會出現嘴巴乾燥、唾液腺體腫脹、較乾燥的食物難以下嚥,嚴重的會出現味覺變化、蛀牙、口腔內念珠菌感染、牙齦萎縮等狀況。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現包括:皮膚乾癢、鼻腔乾燥、喉嚨沙啞、咳嗽、性交疼痛等。
調整生活習慣:吃微酸食物、避免太乾硬食物、口腔清潔
陳昭宇醫生表示,乾燥症的診斷通常是由風濕免疫科確診或由其他科醫生懷疑轉診,確診之後可以使用健保藥物治療。眼睛的症狀主要使用局部藥物包含藥水及藥膏治療,嚴重的病人則可能需要做鼻淚管阻塞手術來改善症狀;嘴巴的症狀則有口服藥能改善,並由其他自費的保養產品可以輔助使用。
除了藥物治療以外,病人也需配合調整生活習慣,例如:吃些微酸的食物或嚼口香糖幫助唾液分泌、避免太乾或太硬的食物、保持口腔內清潔、室內空氣保持一定程度的濕潤、使用潤膚產品或潤滑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