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多處方
曾經有位78歲的老太太被鄰居發現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在送院搶救後,老人醒來了卻又不記得自己為什麼會暈倒,只記得在準備睡覺前,突然感覺肚子劇痛,嘔吐不止,而且大便呈黑色。之後她感到心跳加速和天旋地轉,跟著失去了知覺。
老太太告訴醫生她的病史,包括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關節炎,同時她正患感冒夾帶嚴重咳嗽。每一種病醫生給她開了專用藥處方。除此,一有任何症狀,她會擅自上藥店去買藥自己給自己治病。她給醫生看她所吃的12種藥,包括降血壓、護心、預防中風、降血脂、治療焦慮和抑鬱症等的藥物。
詳細看了老太太的“什錦”藥盒(醫生們有時候稱之為有毒的雞尾酒),急診室的醫生們都無奈地搖搖頭!因為這樣的“什錦”藥有很大的可能會發生極之危險的相互作用,可以引起比正在治療中的病症更加危險的一些副作用。老年人更加容易受到影響,因為他們通常會同時患有多種病症。一般的情況是,對於每種疾病,長者會找到專科醫生去看病,而每位醫生給長者病人開了針對病症的處方而不曾留意、關心老人正服用的其他藥物。
老年人容易中招
當老年人把多種藥同吃,這些藥物會互相“打架”,會增加藥物的毒副作用,產生不良反應,而且,合併用藥的品種數量越多,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越高,甚至威脅到生命。有些藥物有同樣的代謝途徑,因此會“打架”,相互競爭。藥物的相互作用會令腎功能受損,損害代謝、藥物分配和排洩的能力。藥物相互作用有可能會令有些藥力比醫生的預估高出了很多倍,這是極其危險的。
這個原理也有如一個孩子不是“大人的縮小版”,站在藥力學角度來說,老年人也不是“老青年”。當年紀大了,心臟的供血能力亦也退減,相對的,大腸對藥物的吸收,肝臟對藥物的代謝與及腎臟對藥物的排洩能力也相應地差了。年齡越大肌肉的比率會縮減,脂肪比率增加,因此,年齡將對藥物的吸收、代謝、分配和排洩有影響。如治療心臟病的digitalis(洋地黃)和抗凝血劑coumadin這些藥本來是獲分配在人體一般的瘦肉組織中,但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將會高些。
因此,當給長者病人開處方時應減少劑量以限制副作用的風險。其他的如短期的抗焦慮藥valium或者有安眠作用的barbiturates這些藥通常是分配到人體脂肪組織去,但對於老年人則會積存下來和活動時間比較長,增加引發副作用的可能性。
預防指南不可忽視
家人應掌握和保留父母或家中長者正在服用的藥物名單。要留意和關心病人正服用的藥物種類,包括處方藥、非處方藥、草藥、維他命等的名稱和劑量和最佳使用期限。這份藥物名單在去看醫生時要隨身攜帶,以便讓醫生參考和給病人開更合適的藥。然而,由於醫生並非對任何藥物的作用都熟知,所以這份用藥名單也應該拿到西藥店去向藥劑師參考和查詢有可能發生的藥物相互作用。
千萬不要在沒有醫生的指引下擅自買藥自己給自己治病(包括維他命和草藥)。如果在向醫生諮詢方面有“困難”的話,若想掌握藥物的相關知識和副作用,不妨向藥劑師請教。
切記,用藥要遵醫囑,尤其是一些說明是“餐中用”,“飯前一小時用”,“藥物與酒不能同時服用”,“如果正服用其他藥品則忌用此藥”等更要注意和遵守。
要記得向開處方的人詢問關於可能出現的一些副作用。不要以為自己的健康衰退是因為生病和年齡的因素,有可能那是因為藥物的某些副作用引致的後果◆
藥劑師提醒:
服用處方藥一定要遵醫囑,用藥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到醫院就診時,應主動向醫生說明自己疾病情況,醫生應權衡利弊,用什麼藥,藥物是否對身體有較大損傷或不良反應等,總之“多藥齊上陣不可取”。生活中,用藥要特別注意:多種感冒藥一起吃,易傷肝腎。得了感冒,不少患者為求快些康復,會2、3種感冒藥一起服用。這種做法容易造成藥品不良反應。
不同品牌的感冒藥,成分重疊的較多,若幾種感冒藥同時服用,容易造成成份疊加,藥量過大,嚴重的可導致肝腎功能損害;多種抗生素合用會出現拮抗(阻抑)作用。拮抗不僅降低療效,還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且容易產生毒副作用或耐藥性。一般來說合併用藥的種類越多,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