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愛心
舊邑少兒養育輔助中心有將近300名殘疾兒童和孤兒。這些孩子是被其母遺棄在醫院,街頭樹下及在中心門口。黃氏鸞有緣地來到該中心工作。她說:“我本是一名在糧食部門工作的工人,後來轉到成衣業當幹部,1984年轉到本中心來。當時這裡是從舊邑孤兒院接收過來的,稱為幼筍4托兒所,至1995年9月,改名為舊邑少兒養育輔助中心。由於家住寺廟附近,我從小就聽師姑們誦經,所以我在未讀書時就熟讀佛經。長大以後,通過參加一些慈善活動,我深深體會到殘疾少兒和孤兒缺乏溫情的感受。因此,當來到一個養育和輔助少兒的單位工作時,我很容易融和在他們之中,也很熱愛自己的工作。”
她到該中心工作後不久,獲派到德國深造,攻讀的是照顧貧民、孤兒、不幸婦女和殘疾人士等的專業。回國後,她繼續為中心服務,現任主任一職。經過多年在該中心工作,她照顧過成千名不幸少兒,並深深明白只有愛才能彌補這些孩子所缺乏的感情,減少他們的痛苦。因此,她在中心的時間比在家要多。該中心幹部阮氏鶯說:“這裡的孩子們都很尊重黃主任,昵稱她為母親,外婆、祖母等。因為她真的把自己的全部感情都給予孩子們,是他們的精神依靠。”
做好社會活動
黃主任也經常爭取空餘時間到其它的社會輔助中心、老人院、孤兒院、殘疾人士中心等,以傳達經驗。她表示:“我希望在各個社會輔助中心的人員們能盡心盡力去照顧不幸的一代。殘疾人士、精神病患者、麻瘋病人、吸毒者、酒癮者或染了愛滋病、落葉劑受害者是很容易發怒,因為他們的心理經常認為自己被人遺棄。因此,在初步接觸時,要用愛心、分擔和關心他們,這可以令他們不再自卑的方法。”
在舊邑少兒養育輔助中心工作,黃主任會撥出很多時間去關注達到成長年齡的孩子。已成長的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打電話或回到中心去向“鸞媽媽”請教,黃氏鸞均一一耐心解釋。在中心成長的林瑞竹薇說:“自出娘胎,我就在中心生活,得到鸞媽媽的愛憐。當我成長後,鸞媽媽簽字讓我離開中心融入社會,當時鸞媽媽很詳盡地吩咐我。後來我組織了家庭。最近發現患了癌症,要做化療。從藩切市回到胡志明市醫治,我撥電給鸞媽媽,並得到安排在中心住宿休養。這個中心真的是我們共同的家。”
黃主任傾吐:“當融入社會的孩子們帶著丈夫、妻子和兒女回來探望時,我真的很高興,感到非常幸福!2019年初,我依照政策規定退休,但我仍然永遠是這個中心上百名孩子的內祖母、外祖母和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