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cholera)是一種由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換句話說,首先,霍亂的罪魁禍首是細菌;其次,霍亂的症狀主要出現在腸道;最後,這玩意兒會傳染……
霍亂弧菌的名字,來源於其形態。正常情況下,霍亂弧菌呈弧形或者逗點狀。它屬於兼性厭氧菌,氧氣充足當然好,少一點也可以湊合;對溫度亦不怎麼挑,18到37攝氏度之間都可以生存。
因為“不挑”、能“湊合”,所以霍亂弧菌可以在海水、河水、井水中長期存活。如果不加處理、直接飲用含有霍亂弧菌的水,霍亂弧菌就可以經口進入人體。
之後會發生什麼,要看人體的狀況:飲用的水較少,胃酸分泌正常,胃酸可以殺死大部分霍亂弧菌;飲用的水較多,胃酸分泌減少,霍亂弧菌便能拼死殺出一條活路,進入腸道。
霍亂腸毒素作用機製。(圖片來源:cc.jlu.edu.cn)
霍亂弧菌喜堿怕酸,所以,到了鹼性的、營養豐富的腸道,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樣。它們一方面分泌蛋白酶,瓦解腸道黏液的防禦機制,另一方面,通過鞭毛運動,穿越黏液,黏附到小腸上。隨後,霍亂弧菌開始大量增殖,產生霍亂腸毒素。
霍亂腸毒素由兩部分組成,其模式可以簡單地用1A5B表示。霍亂腸毒素接觸腸黏膜以後,可以阻斷腸黏膜正常的生理活動,不但刺激腸黏膜大量分泌水、碳酸氫氧,而且會干擾腸黏膜對鈉的吸收,導致大量水份和電解質在腸道內聚集。因此,霍亂患者前期最典型的表現是腹瀉。不發燒、不腹痛,一天跑幾十次廁所,嚴重時可出現排便失禁。
隨後,大量丟失水份和電解質,可引起脫水,患者皮膚乾皺、缺乏彈性,聲音嘶啞、眼眶下陷、兩頰深凹,神志不清。
人體內的血液循環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器官和血液。大量丟失鉀離子,可以導致心律失常;而嚴重脫水,又會引起容量下降。兩者加起來,就會引起腦供血不足,導致神經系統異常,初期煩躁不安,後期嗜睡昏迷,嚴重時,可引起死亡。
霍亂患者嚴重脫水后的表現。(圖片來源:nih.gov)
歷史上,曾經有過7次霍亂大流行。其中,以1991年那次,也就是第7次,最為嚴重,波及多國,患者接近60萬。每次大流行,都從沿海地區開始,逐漸深入內陸。
在時間上,沒有典型的週期,一年四季均可,通常夏天多一些。近年來,因為流動人口增多,小規模的霍亂時有出現,而非洲衛生基礎較差,戰爭、動亂、自然災害不斷,更是霍亂主要發生地。
對於越南來說,一方面,由於有了較為完善的供水機制(霍亂弧菌對氯極為敏感),加上多年來“水燒開再喝”的宣傳(100攝氏度下,只需1至2分鐘就可以殺死霍亂弧菌),霍亂爆發的可能性大為減少,另一方面,舊的菌種雖然受到控制,新的菌種卻不斷出現,大的流行或許沒有可能,零星病理卻一直存在。
水一定燒開後再喝。(示意圖源:互聯網)
因此,在這裏,也提醒廣大讀者:水最好燒開再喝,魚蟹等水產一定要充份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