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不是中醫說法
近些年,隨處都能見到“排毒”字樣,似乎大家都覺得排毒是中醫說法,其實不然。準確地講,中醫理論中的“毒”與我們日常生活中聽到的“毒”的意思有所區別。
中醫的“毒”可以簡單分為兩類。
一是指藥物不良反應的主要類型之一。在古代,人們常常把毒藥看作是一切藥物的總稱,既認為毒性是藥物的偏性,又認為毒性是藥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標誌。多指用藥後引起人體損害性的反應,一般在用藥過量、時間過長或患者對藥物耐受性較差時出現。 “是藥三分毒”就多指這層意思。
二是指症候。具有毒性作用的特殊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症候,比如蟲毒證;具有強烈傳染性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症候,例如疫毒攻喉證;邪盛病重的症候,往往在六淫等邪氣後加以毒字,如熱毒、濕毒,說明疾病較重較急;外科瘡瘍病表現的症候,如癰、疔、流注等疾病出現熱毒壅聚頭面證、邪毒流注筋骨證等。
能夠看出,中醫理論中的毒與平時行銷宣傳的毒含義大相徑庭。有些美容院、保健機構等宣傳的換血、禁食、洗腸等“排毒方法”,其實應該是特殊情況下的醫療手段,不是養生方法,如果在不必要的情況下使用,對人體是有損害的。
正常人需要“排毒”嗎?
人體對於體內的廢物有著自己一套完善的防禦、清除、代謝系統,其中最主要的肝臟、腎臟、腸道、皮膚等器官都是人體的代謝器官,也可以簡單理解是我們的排毒器官。
無論是由人體內部生成,還是來自外界,如食品、空氣、水源中所包含的物質、成份,一旦進入人體,就會通過身體內各個組織器官的一系列複雜而又精密的單獨或相互作用,將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加以吸收利用,將對人體無太多用處或者有害的物質儘快排出體外。
因此,作為一個健康的正常人,自身就有強大的排毒系統,人體內的有害物質主要從大、小便排出體外,同時也可以通過皮膚、呼吸等方式排出,並不需要借助保健食品甚至其他方式來清腸或洗腸。
如果自己的健康狀況基本正常,但是卻濫用一些所謂清腸的產品,或者經常洗腸的話,反而有可能導致人體自身的功能減弱,或者出現依賴性,比如不服用藥物就會排便困難等。
有些人因為便秘,想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其實是不正確的。便秘是指兩、三天甚至三、四天才排一次便,或排便乾結、排便困難,這時應該去正規醫院就診,查出具體的病因之後進行針對性治療。輕信廣告,隨便買一些保健食品或者產品進行自我治療,反而會造成其他不良影響。
當前有很多人在養生保健方面急於求成、緊跟“潮流”,總是希望能夠通過一個簡單省時的方法解決身體所有的健康問題,社會上流行什麼樣的保健方法,不管是否適合自己,全部照搬使用。事實上,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養生保健是非常複雜的,要綜合考慮和改善個人的精神狀態、生活起居、飲食結構、運動及藥物等多方面的情況,才能保證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