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當前,除了Vietstar、心生義的兩家工廠進行分類以每天把約2500噸生活垃圾再生之外,沒有任何新項目獲得啟動。
各個試驗模式
當前,在本市應用新技術來處理垃圾一事僅停留在試驗階段。其中包括由水力-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與都市環境有限責任公司(Citenco)在平新郡鵝桔垃圾場開展的工業垃圾處理發電模式。經過3個月開展,至今,此模式已呈現初步結果。以每天處理約10噸垃圾的功率,此模式已在國家電網發出7000多度電。
水力-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阮家龍表示,上述技術不僅可以處理工業垃圾(本市每天衍生約1600噸),而且還可以處理生活垃圾。目前,該公司正在河南省運行日功率為200噸的生活垃圾處理氣體收集發電廠。根據試驗結果,公司建議將每天的垃圾處理功率增達1000噸,相當於20兆瓦發電功率。
為了獲得開展不填埋垃圾處理項目的依據,去年10月,市人委會准予Hitachi Zosen Corporation公司與Citenco合作在古芝縣福協固體垃圾處理聯合區試驗其他垃圾處理發電模式。這是與正在本市開展的源頭垃圾分類計劃嚴密結合的模式。給工廠供應的主要原料是已獲分類,發酵變成氣體發電的有機生活垃圾。
然而,由於處理規模小(日處理200公斤),食品垃圾取自第一郡濱藝坊的源頭垃圾分類試點計劃,所以發出的電量還微不足道。此模式的局限是挑選垃圾,主要使用容易分解的有機垃圾,而當前,本市的源頭垃圾分類還有很多限制,所分類的垃圾尚未準確,還混合多種成份。
除了試驗模式之外,本市已於今年初接受透過等離子技術處理固體垃圾的工廠投資建設主張。項目投資總額高達5億2000萬美元,投資商澳大利亞Trisun Green Energy Corporation 公司預計在福協固體垃圾處理聯合區開展。憑藉此項技術,每天將可處理3000噸生活垃圾與有害垃圾。
要堅決進行源頭垃圾分類
在申請同意投資主張的項目當中,Trisun Green Energy Corporation 公司的項目的每噸生活垃圾處理價目獲劃一為20.628美元。此項經費由本市給投資商支付。在處理垃圾發電過程中,越南電力集團以每度電為10.05美元的價格向投資商購買。市資源與環境廳長阮全勝稱,當前,投資商正辦理進一步手續以開展項目。然而,以確定為33個月的工廠興建時間,最快也要至2019年底或2020年,該工廠才能運行。
對於在鵝桔垃圾填埋場的試驗模式,市人委會要求要得到科學委員會進行評估以作為讓本市審議將每天垃圾處理規模增達1000噸的依據。與此同時,與其只有工業垃圾,試驗單位也獲提議再對本市的生活垃圾處理流程進行試驗。
市科技聯合會所屬資源與環境經濟院的范曰順博士表示,在缺氧的條件下以焚燒、再生能源等技術來處理垃圾是獲多個國家採用的趨勢。然而,本市以及越南其他省市的垃圾與多個國家相比的不同之處是生活垃圾與工業垃圾混合在一起,所以在採用這些技術的過程中將衍生很多問題。
此外,這些項目的開展過程尚緩慢,故難以完成至2020年將生活垃圾填埋率降至50%的目標。務求可以達到此目標,范曰順博士認為,本市必須堅決、有效地開展源頭垃圾分類事宜,因為一旦垃圾得到分類後,處理環節將更容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