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勞動與榮軍社會廳表示:本市現有6萬7000個貧戶(共有28萬1000口人)和4萬8000個貧困邊緣戶(19萬7000口人)。其中,職業程度低的貧戶和貧困邊緣戶佔46%,工作欠缺佔10.8%。
培訓質量不高
本市確定授藝政策和解決就業是重要和最根基的任務,輔助窮人和貧戶有條件勞動並找工作。因此,本市指導各郡、縣及坊鄉採取許多措施,具體是:考察學藝需求,給貧困勞工解決就業、諮詢、提供職業資訊;與企業連結以解決就業;與各學校、職業培訓中心配合授藝及解決就業。近郊郡各坊和有出口加工區、工業區的農村各鄉與企業配合,給貧困勞工輔助就業。
按本市多維措施來消饑扶貧的主要任務是授藝和解決就業,提高受訓的勞工比率。從2016年至2018年展開後,受訓的勞工人數已達到本市既定計劃指標。市勞動與榮軍社會廳副廳長阮文霖表示:2016年是本市開展多維消饑扶貧計劃的第一年,兩年後已有3萬9427獲授藝中心初級培訓和延長3個月,6529 人獲授藝和2萬4710人獲各中心 解決就業。學習農業領域的貧困和貧困邊緣勞工佔30%,學習非農業佔70%。
許多郡縣、廳代表告知:人力資源質量未滿足高要求,尤其是現今發展及融入時期的要求。因為授藝的領域主要是民用電、電子、冷氣設備電器及縫紉等,工業作風及分組工作能力等軟技能不高。
按訂單培訓
阮文霖副廳長認為:人力資源質量低,是因為若干郡、縣和教育單位的宣傳、學藝諮詢工作未取得效益,故學者未甄選符合自己能力及程度的職業。若干授藝單位未開辦勞工所期望的培訓班。
此外,阮文霖副廳長還透露:許多勞工希望有收入以穩定生活,但不想參加各培訓班,甚至是不願意報名學習短期班以快速找到工作,所以手藝程度不高。此舉導致勞工受訓後的工作不穩定,上述計劃得不到對本市工業、建築、商業及服務等領域定向勞動結構轉型。本市須加強給貧困及貧困邊緣勞工授藝,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等,培訓領域及內容多樣化等。
此外,各大企業將投資革新生產模式,旨在符合第四次工業革命,要求人力資源質量提高,但職業教育系統的裝設備和入項標準能力趕不上時代,入項標準能力須滿足培訓後標準的需求。
勞動市場專家陳英俊表示:對於給戶和貧困邊緣戶授藝工作,想解決培訓後質量的問題,各郡、縣授藝學校要與各出口加工區、工業區連結,按訂單方式活動。換言之,授藝與供需、學校與企業相結合。值得一提的是,授藝環節須主動對有前途的職業迎頭趕上,避免培訓比市場落後的職業。
此外,授藝須給勞工補充工業作風及分組工作等軟技能。陳英俊專家強調:“別按一時的興趣或學校現有專業來培訓,雖是給貧困勞工授藝以消饑扶貧,但也要以學者的需求為準,尤其是符合社會實況。因此,給貧困勞工授藝的消饑扶貧工作才取得效益和持久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