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述事情,捐款民眾和坊幹部均不願意向大眾說出其名字和所做的一切。由民眾捐出的獎金雖然不多,但這也是社群為保持清潔、衛生環境而攜手合力的行動。
自管組用心合力
過去3個月,從民眾的報訊,舊邑郡第十三坊職能力量已對10個垃圾亂倒場合進行筆錄,罰款總額達逾3000萬元。除了處理違反的次數、罰款給大眾留下深刻印象之外,該地方保護生活環境的方式也很獨特,得到坊內民眾大力支持。
該坊與長帶橋、59號橋、參良涌毗連,這裡經常成為自發性垃圾場。第十三坊某名領導告知:“此前,檢查工作也獲得進行但不容易處理,當坊幹部抵達現場,卻沒有見到亂倒垃圾的事情。然後,民眾書面反映並表示願意捐助經費,輔助坊幹部解決問題,從而令我們有了新的做法。”
第十三坊人委會立即成立垃圾問題處理組,包括該坊幹部與在每個街區組的自管組。為了能夠“人贓並獲”,該力量穿著便服,在亂倒垃圾地點巡查以拍攝亂倒垃圾的場合。本著上述無可否認的憑證,大部分違規者均心服口服。
為了捕獲亂倒垃圾的場合,該組可能要花3至4天的時間,每天要看守逾20個小時。每一個違規場合都獲得徹底地處理,違規者也不敢重犯。這個堅決的做法也對不少人起到警誡作用。
民眾協助處理
每個違反場合除了進行行政違規筆錄和罰款300萬至500萬元之外,違規者還被暫時扣留違規的交通工具(載垃圾的三輪車、摩托車、汽車),同時也要克服自己所造成的後果。有很多場合,使用卡車、三輪車載著數以噸計垃圾,以把垃圾倒在橋腳、涌岸,均被進行筆錄和暫時扣留載垃圾車輛。違規者繳完罰款後,攜帶收條前往坊人委會,坊幹部將派人與違反者回到現場,把亂倒的垃圾載到垃圾處理地方。克服後果之後,違規者才獲交還其違規車輛。有的場合需要花幾天才能收拾完亂倒垃圾的數量,並要僱用另一個單位,以把垃圾載到垃圾中轉站。
這些事情民眾看在眼裡,心內完全明白幹部的辛勞。看到坊幹部嚴懲違規者,不少民眾向第十三坊人委會贊助經費以繼續查處。從該基金,該坊人委會已安裝錄像監控系統,跟進有可能成為垃圾場的地點,從而作為憑證處理違規者。
給第十三坊人委會贊助經費的民眾之一黃明書,對不少人亂倒垃圾的行為感到不滿。黃明書說,任何地方都有區域公安力量、街區保安組,但很多地方未能配合以做好處理問題。看見第十三坊人委會對亂倒垃圾一事有效地處理,他也捐款以對查獲垃圾亂倒違規者的力量“當場獎勵”,因為他的簡單想法是:“欲為環境日益美好就要做出微小的貢獻”。
響應黃明書的做法,不少民眾已捐助上千萬元,該坊人委會仍維持向有圖片或人贓並獲亂倒垃圾行為的報訊者給予獎勵(每個場合40萬元)。坊領導將把這筆款項公開,並保證將使用之維持該坊環境衛生工作。
黃明書表示:“只要地方領導決心處理,並動員民眾同心合力,不僅是亂倒垃圾問題,而其他許多問題也將獲得解決。我希望其他地方均向舊邑郡第十三坊人委會幹部學習,讓民眾有清潔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