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廣泛存在的用藥誤區還包括:用藥品種越多療效越好;隨手用咖啡、飲料、牛奶等送服藥物;抗菌藥物可以治療任何一種感冒發燒;自我感覺症狀變化就自行調整藥物用量;家庭儲藥收納在兒童易觸及的地方;服用非處方藥物不會有不良反應;忽視藥物成癮性,自行服用止咳藥、鎮靜催眠藥和鎮痛藥;孕婦恐藥傷胎,不敢服藥;中成藥沒有副作用等 。此外,阮友德副教授-博士-藥劑師還特地指出最常見且有可能引起生命危險的用藥誤區:
第一,生病時,本應去看病讓醫生診斷和開藥方,然而有些人卻給自己看病和自行去買藥服用。這是“擅自用藥”的行為。有時候因為擅自用藥的人只是小病,身體上沒有什麼大問題,所以這樣做也沒什麼危險。自行服用一般的非處方藥,如果能對症下藥那情況可以改善,不舒服可以緩解。
可是,“擅自用藥”可能變成“擅自濫用藥物”以致造成無法預估的傷害。曾經有人只是小感冒卻擅自買氯霉素(cloramphenicol)抗生素長期使用,一段時間後,得了再生障礙性貧血引致死亡。有些人聽了他人的介紹,在發燒時就服用通用的ampicillin, amoxicillin, cephalexin等抗生素,而且劑量隨意“服幾粒就行”,這實在是太危險了!這樣用藥肯定是治不好病而且身體可能會出現抗生素耐藥性,這正是醫療部門所擔心的問題。
第二個誤區是生病不去看醫生,而是使用上次看病醫生開的藥方照著買。須知,醫生經過診斷後開的藥方只是針對某個人、在某個時間和一定的條件而已。之所以照舊藥方買藥那是因為若干人認為自己是舊病復發。要注意的是,舊病可能會復發,而且可能會比之前重了些或者症狀似乎與舊病相同但這次卻是不同的病,這兩種場合服用舊藥方是錯誤的,甚至是危險的。
第三是雖按照醫生開的藥方買藥,但卻因為擔心藥用多了會對身體不好而沒遵醫囑服藥劑量不對或不足。比如,本來每天要服3到4次卻只服1到2次;或者心急想病快點好起來而把本應分2到3次用的藥量一次過服下,這樣把劑量加倍服用是對身體不利;或者不遵醫囑加長用藥時間也同樣對身體有害。
第四是讓自己的孩子服用自己的藥。小孩適用的藥是液體藥品。有時候,家長有意或無意的用成人服用的藥研磨成粉末和分小份量讓孩子服。最常見的是把500毫克的撲熱息痛(paracetamol )研磨成末然後拿 1/4 或 1/5 份量溶於水中讓孩子服用。
這樣做可能分出的份量不準確或破壞藥物形式會給孩子造成傷害(比如破壞在大腸溶解的藥物形式對孩子的胃有傷害)。有些藥丸在說明書用藥禁忌上說明“12歲以下小童忌用”,可是有些父母見到自己的孩子發育好,快高長大像大人,所以就讓孩子照服,而不曾考慮藥品生產商如此限制使用對象是有一定的理由的。
第五是藥物保管不妥當。要注意把藥物放在通風,乾燥,陽光曬不到之處,最好是放在藥箱裏。不要像很多人那樣把治病的藥放在浴室內,因為浴室潮濕令藥容易變質。我們也應注意把藥收藏好,儘量別讓家中孩子輕易可以拿到,因為媒體曾經報導過有個孩子拿了父母沒收藏好的藥來自殺。或者父母把用過的貼在皮膚上以預防暈車的貼布隨便丟掉讓孩子撿到,孩子貪玩有樣學樣貼在皮膚上以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