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越南保健食品協會,僅在10年之後,各種保健食品的數量就增加了三倍,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吸引了專做冒牌貨的生產與經營單位。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假藥及假保健品迅速增加,影響了人們的健康。
因使用假保健品而進醫院
近日,寓居林同省、今年25歲的患者武垂莊,因感到全身疲累,身上60%以上的皮膚出現紅斑、水泡、損傷,加上眼睛、嘴巴、鼻子的黏膜損傷,而到市皮膚病醫院檢查。
這位女患者告知,因為她得了牛皮癬的皮膚疾病,所以購買一些針對這種病的保健品服用,用了大概5至7天,她身上出現了小斑點,然後發出皮疹。賣家說產品是在促進排毒效果,所以武垂莊繼續服用。
至第十八天左右,病情愈發嚴重,然而賣家繼續安慰。看到身體疼痛難忍,武垂莊得到家人送往醫院急診。醫生診斷出武垂莊在使用保健食品後,患有中毒性表皮壞死鬆解症(萊爾綜合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她可能會導致死亡。
此前的9月23日,衛生部所屬藥品管理局宣佈回收13種含有甲潑尼龍(methyprednisolone)的藥品(治療關節炎、血液病、眼疾等疾病),原因這是假貨。
越南醫藥商業協會辦公廳秘書長阮耀霞表示,從2017年至2021年這5年內,根據中央藥品檢驗院的統計顯示,市場上的假藥數量佔測試樣的0.04%。這些假藥大多是傳統藥物、抗生素、止痛藥等,製作的相當精密,只有對照盒子和說明書才能發現,對於消費者就很難區分。
阮耀霞強調說:“用假藥治療不單沒有效果,例如服用假抗生素,還會導致耐藥性的細菌出現。在不符合標準和條件的單位中生產的藥物,可能含有大量細菌和黴菌,這對於注射用的藥物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尤其嚴重。”
線上商場如雨後春筍般林立
衛生部所屬藥品註冊諮詢委員會主席黎文傳副教授表示,在越南,除了藥品之外,由於越南疾病模式正在轉變為各種慢性疾病,也由於人們的壽命比以前較長,而且收入增加,促進和保健以預防疾病的趨勢也得到提高,因此保健食品市場增加不少。
此外,市場的吸引力使保健食品的生產商和經銷商數量猛增。就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在線營業也與日俱增,通過社交網、互聯網、通過電話直接諮詢用戶、聊天框、多層次銷售、通過郵局或承運商給客戶送貨。
根據越南保健食品協會的數據,如果2010年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總數只有1626家,產品3721種,到2021年,企業總數達到3108家,產品1萬1227種,進口僅近15%,國內佔85%。這是一片吸引產銷假保健食品的肥沃之地。
消費者需如何保護自己?
越南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主席阮孟雄表示,面對保健食品市場變化多端的現狀,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國家管理,特別是事後檢查,加強專業機構的使用指導。經營保健食品的單位為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依法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輔助和引導消費者。
阮孟雄強調:“其實現在很多人看到保健食品的廣告說可以治療‘百病’,但沒有得到諮詢指導,使用後,導致‘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少人對保健食品未有深入的瞭解,在服用方面缺少諮詢和指引。因此,人們應該購買有明確生產來源的保健品,以免誤購假冒商品,在服用時要諮詢有專業知識的醫生或藥劑師。在發現到不安全和對生命有潛在危險的保健食品時,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供資訊。”
因使用來源不明保健食品後中毒接受治療的病人。
減肥和壯陽保健品市場混亂
越南保健食品協會副主席范興鞏告知,目前保健食品市場十分混亂,尤其是減肥藥市場,由於對減肥機理缺乏瞭解,許多人服用了一些含有違禁物質的產品,影響神經、消化系統。或者一些廣告男性壯陽的產品,但是因為不瞭解男性性慾的機制,聽說是好就購買來服用,導致後來出現心血管、呼吸系統疾病等併發症。保健食品也可能會導致遺傳後果,很多產品會導致基因突變,影響後代,形成惡性腫瘤,會導致胎兒畸型,甚至會引起毒性,中毒導致死亡。
越南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主席阮孟雄表示,目前的擔憂之一是保健食品的廣告不正確或混淆了產品的功用。很多種類的保健品都廣告為“靈丹妙藥”,但為了規避法律規定,在廣告的時候,標籤上仍然寫著“本產品不是藥,不能代替藥”,這只是略略一提,而在此之前廣告已經誇大了它的藥用價值。
此外,因為它被宣傳為有如藥物一樣,因此對於許多人來說,當需要治療時,就不計較價格。這是一個被徹底利用以帶來高額商業利潤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