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重新繪製中國的商業地圖,東南亞各國正在成為可取代中國、具吸引力的目的地。然而,這些國家想吸引更多技術供應鏈,就要力爭擴展,越南就是一個例子。
藉由對美國出口增長強勁,越南經齊第三季度同比增長13.7%。此結果是基於個人消費的復甦與低基數效應(每月通脹數據意外變化)。
中美關係繼續緊張、中國堅定的“新冠清零”政策、俄羅斯與烏克蘭發生衝突,導致全球供應鏈的風險加劇。越南是受益最多的國家之一,因為越南與中國毗鄰,又簽署許多《自由貿易協定》。目前,越南在組裝、包裝和檢驗的價值鏈中有機會進一步發展。然而,東南亞的出口國要對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進行巨額投資才能實現此目標,這是並不簡單的任務。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越南的高新技術出口額從2008年的30億1000萬美元增至2020年的1015億3000萬美元(增長30多倍)。據高盛集團公司的數據顯示,從2017年起,美國直接向中國進口的技術比重下降了10%,主要是因中國的手機出口放緩。
越南是最大受益者:越南在美國技術進口中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6%,主要來自韓國電子製造商(如三星)。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的貿易武器化可能已啟動這個過程,但疫情也發揮了作用。許多公司正在設法將各工廠多樣化以建立更可靠的供應鏈。三星、英特爾、富士康與LG等大企業正在越南投資。越南也是蘋果全球產量的小部分“工廠”,這是獲得美國最大科技公司的深入見解,作為取代中國的選擇。
然而,對中國的依賴已經建立了幾十年,並且越來越加深。牛津經濟研究院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該院雖希望東南亞地區的出口增長,但要打破對中國的依賴,就要減少對中國工業的依賴,而且表明這一方面的證據幾乎沒有。越南迄今仍附屬於外國的中介輸入。
從此前的組裝廠轉移成為製造先進產品的主要場所,然後在其他地方使用是更困難的事情。至少可能會要求勞工力量的程度更高,同時加強投資基礎設施。中國現有領先的電力和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師團隊有許多人是在國外受訓的,仍是這個10億人口國家的優勢。
美國經濟正在失去吸引力,故越南的出口活動出現下滑跡象。然而,我國的長期前景依然光明。若出口收入須獲再投資於基礎設施、人事和其他方面,若中美關係仍然緊張,情況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