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隨機對照實驗是由西悉尼大學國家替代與補充醫學研究所邁克‧阿穆爾博士領導。他介紹說,研究人員選取了74名年齡在18歲至45歲間、疑似或確診為原發性痛經的女性進行隨機對照實驗。
實驗共分4個對照組:高頻率傳統針灸、低頻率傳統針灸、高頻率電療針灸和低頻率電療針灸。每位實驗對象都在3次月經期間接受了12次針灸治療。高頻針灸與低頻針灸的區別是:高頻針灸組的實驗對象是在其每次月經前接受每週3次的治療;而低頻組的實驗對象則是每週1次。
阿穆爾表示,實驗表明針灸能減輕女性痛經,並改善其健康狀況。然而,通過改變針灸力度影響實驗結果,這方面的證據是有限的。“實驗發現傳統手動針灸比電療針灸更能降低患者對止痛藥的需求,並且更能減輕繼發性痛經的症狀,如頭疼和噁心。”阿穆爾說,他對實驗結果有信心,並表示更大範圍的實驗能幫助研究人員制定用針灸緩解痛經及其相關症狀的循證指南。
原發性痛經是最常見的婦科併發症,有五分之四的育齡女性會在月經期間遭受原發性痛經的困擾。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學術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