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情緒湧動
一向以來,大家所理解的“健康”是否每天溫飽?還是沒有病痛?或是沒有財政困難?其實一個真正健康的人並非僅是沒有病患或體質虛弱,而且還要有健全的心理、精神狀態,能夠理解自身的能力,能面對及處理一般生活壓力,能在工作崗位上有效地工作並感到充實,並能在其社會或社區作出貢獻。
當下,很多人因為工作壓力大,個人生活上遭遇波折,經常會憂慮不安……,然而,絕大多數有這些情緒表現的人不會承認自己有問題而去求醫,反而是選擇默默承受,完全沒有異樣表現。但在平靜的表面背後,不安的情緒卻在心中湧動,而且因為沒有得到適當的關注,這些湧動會一發不可收拾!
在本市一家大公司任職人事部專員的黃君敘述說,大概1年多前,他為公司錄用了一位財務諮詢人員。這位職員工作能力強,為人處事得體,待人親切隨和,而且很會在生活及工作上取得平衡,放假常約同事去旅遊。一切都順順利利,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在同事的驚訝、愕然之下跳樓自殺了!黃君傷感地說:“在人事工作崗位上,我也留意到這位同事每當忙著做數據統計報告時會有憂慮或暴躁易怒的情緒。人事部也勸他放鬆心情,可是想不到事情會是這樣嚴重!在他去世後,我們才從他的家人口裏知道事發之前1個月,他已被醫生確診是患上抑鬱症。”
亦據黃君說,在公司內有另一位技術人員相當積極和熱心,專業能力強,同事們都對他有好感。可是他卻有個缺點是不能夠自我安排工作優先次序,每當同一時間有兩件事要他處理的話,他會感到不知所措,結果什麼也做不了。沒人知道他到底是得了什麼病,只籠統的認為是“精神衰弱”。
有一次,辦公室部門請他幫忙佈置一些物品,正輕鬆地幹活當兒,生產車間發生一些故障要他去處理,只是如此而已,但他卻突然痛苦地抱著頭,不停的扯頭髮,自我折騰到精疲力盡,然後突然胡言亂語、漫天大罵,完全失控。
不久前,在本市,有位工人在同上司爭吵後,情緒失控地把廠裏的東西亂摔和破壞一通後便從樓上跳下輕生,幸好只是受傷。因為是自己跳樓,所以他不能算是工傷。據他的同事說,他可能是過度疲勞,精神緊張,因為每天要摸黑起床幫助妻子做小生意,然後才去工作,偶爾要加班到深夜,長時間睡眠不足,影響到精神狀態。
需要改變想法
市醫藥大學精神系主任吳積伶醫生指出,當今生活中,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的情況幾乎無處不在,但這些因素是否令人致病那則因人而異。同樣的壓力,但每個人的反應會不一樣。他說:“對於喜怒形於色的人比較容易接受和適應壓力,因為他們容易緩解。然而,東方人比較含蓄,不太會把心事向人傾訴,當然也不會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困擾,正是這種心態令問題更加嚴重。要注意的是,當說誰人很‘忠厚老實’時,則未必其真實生活如一般人所認為的平靜、幸福。有時候,一個人表面平靜,其實內心卻波濤洶湧,只是一直以來都默默忍受來維持這種平靜而已。”
有抑鬱情緒最明顯的表現是工作效率低下,經常感到疲憊不堪,易怒,常有憂慮感,盜汗,頭痛,失眠等。這正是容易發生勞動事故的因素,因為員工精神不能集中,反應遲鈍。吳醫生認為,時下人們對與精神相關的問題的認識不是很正確,覺得有精神方面的問題是很嚴重的事,令大家不敢自我去面對。而且實際上,與精神狀態相關的問題卻是多樣和多種程度的。
吳醫生說:“就以上述的技術人員來說,他難以同一時間處理兩件事,可能他有了焦慮症,因為他過於要求完美,任何時候都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其實,許多病如果能及早發現和及時就醫的話是會有許多方法治癒或減輕病情的。可是因為一般人對精神健康的認識不高,加上諱疾忌醫,沒在病情尚輕的時候就醫,就連對精神科醫生的印象也不佳,加上醫保對這方面的病症沒有支付,或多或少對病人就診有影響。”
年輕心理公司臨床心理學碩士武氏明惠指出,焦慮、抑鬱情緒會在任何人身上出現,不論從事任何行業的人都會有焦慮、抑鬱情緒出現的時候。通常局中人會因為擔心被人覺得自己軟弱,能力不足,掉了工作,掉了職位或被認定為是失敗者而不敢讓人知道或就醫,越耽擱病情就越加重。
為什麼僅僅是感冒人們就趕緊去看醫生,而長時間失眠、頭痛卻強忍著?對於精神狀態的問題,醫生只需進行一個心理測試問卷可以從一開始就能發現若干精神、心理疾病的風險因素。此外,網絡上的資訊過多但都是籠統的信息,這是很危險,令人讀了“沒病變有病”,感到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