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第七郡的玉梅剛從街市買菜回來,正忙著在廚房整理食品菜蔬,卻要停下手來接聽一直響個不停的電話。才接聽,對方連珠似炮地說:“梅姐是嗎?我是Dai-ichi Life保險公司的人員,我們公司……” 她沒等對方說下去,立即出言阻止,同時要求對方把自己剔除出客戶推介名單。原以為就此打住,想不到在一個上午,她還是連續接到3至4通來自上述公司推介相同內容的滋擾電話。
受滋擾者眾
不斷受到推銷電話滋擾,玉梅便在個人臉書上帖抱怨。24個小時不到,她的臉書朋友紛紛登入留言,大部分內容都是“身同感受”,因為大家也經常受到保險公司的“特別關照”。一些意見指出,Dai-ichi Life保險公司以電話推銷旗下產品的做法並不新穎,多年來一直存在,只是不經常,而是分階段進行。有時來自上述公司的推銷電話大幅減少,但之後又如現時般“死灰復燃”。
記者向大約20名屆於勞動年齡的消費者進行了一個小型考察,眾人都指出不時受到推銷電話的滋擾,而且對此感到厭煩和不滿。因此促使不少人一聽是保險公司來電便立即掛掉電話。有些民眾實在被煩擾到受不了,便直接前往公司辦事處或透過電話反映,要求不再致電推介產品,但經過一段短時間後,各通推銷電話又“捲土重來”。
不單是保險領域,許多消費者也接到來自銀行邀請開辦信用卡,金融單位提供貸款,房地產公司公寓項目發售會等內容的推銷電話。家住第九郡的芳英告知,她經常接到某家外資銀行推銷產品的電話,頻率相當高,每週好幾通,都是邀請開辦信用卡,儘管她已表示沒有此需求。她厭煩地說:“推銷員毫不關心客人是否有使用需求,電話一接通就連珠似炮地不斷推介關於產品的優惠和便捷之處等等。起初我還禮貌地表示沒使用需求,但次數太多,實在令人煩不勝煩。”
一位電話用戶還接到某酒店邀請參加體驗推介新產品的宴會,旅行社的貴賓會議,儘管他從未光顧過這些單位。近來,雖然郊區的不動產熱潮已降溫,但許多電話用戶仍接到不少兜售地皮的來電。住家守德郡的玉雲不滿告知:“若是陌生的座機電話號碼來電,我通常不會接聽。但最近,不少推銷員改用手機撥打,所以有時儘管正在駕車、開會或午休時也要趕忙接聽,然後才知道是煩人的推銷電話。”
為利潤罔顧消費者不滿?
對於消費者的不滿反映,Dai-ichi Life保險公司品牌-營銷經理劉氏秋嫦表示很理解客人的不滿,同時為此致歉。她告知,公司已採用技術措施和系統,嚴格檢查經營部門的推銷電話。但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不足之處,對客人造成影響與不便。她強調:“公司投入活動至今已有10多年,對我國人壽保險市場和經濟發展作出了不少貢獻。
上述錯失是來自於部分不遵守公司規定的個人,也對公司的聲譽造成負面影響。本公司並不主張透過連續致電邀請客人參加會議的方式來推介旗下保險產品與服務。因此,公司正開展多項措施,以嚴格整頓致電滋擾客人的行為。對於各個違規場合,我們將會按規定作出警告或紀律處分,甚至是終止與其的代理合約,違規者也要對本身的行為負起法律責任。”
儘管Dai-ichi Life保險公司的代表已致歉和承諾整頓旗下員工以電話推銷產品、滋擾客戶的行為。但許多消費者質疑此舉可否會帶來積極的效果。因為多年前,這家保險公司也曾經就濫用電話推銷產品一事向消費者道歉,同時承諾將會克服和整頓。但至今,這些滋擾電話不單衹沒有減少,甚至還有增加跡象。
金融專家熊忠明博士表示,電話營銷雖然使眾多消費者感到不滿,但仍是有效的售貨管道,因此獲得多個國家採用。在我國,透過電話推介、銷售產品的形式日益普遍,尤其是保險、銀行金融和服務業等領域。各家銀行、金融公司通常會租用外來單位來向客戶致電推銷產品,因此難以跟進服務質量。“實際上,若致電向20人推銷產品,但有數人願意購買,也算是成功了。因此,儘管知道這方式會滋擾消費者,但不少企業仍採用。”◆
消費者可以起訴致電騷擾的行為
專家們指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各單位、個人騷擾消費者意願,兩次以上透過產品服務推銷方式,或作出影響、阻礙消費者日常作息等行為,將被視為騷擾消費者。政府於2013年頒佈的第185號《議定》清楚規定騷擾消費者意願,兩次以上透過產品服務推銷方式,或作出影響、阻礙消費者日常作息等行為的具體處罰額。除了向國家機關告發,要求依法懲處違規者,消費者也可以向法庭提出起訴,要求違規對象終止這些騷擾行為,公開道歉和賠償損失(若有)。為了限制受推銷電話滋擾,手機用戶可以安裝攔截陌生來電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