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主訴以“脖子腫大”最為大宗
台灣地區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生林志弘指出,無症狀甲狀腺結節盛行率高,多數是透過健康檢查才發現。統計顯示,接受超音波檢查的50歲以上女性,當中超過五成有甲狀腺結節。
由於絕大多數結節屬於良性,除非出現在短時間內急速腫大、疼痛等異常症狀,否則只要維持遵循醫囑,定期回診即可。
林志弘醫生表示,臨床上確實有不少求診患者,主訴為“脖子腫大”:有些是自己摸到,有些是被親友或同事所提醒,就醫檢查最終證實是甲狀腺癌。
甲狀腺結節形態異常 進一步檢查護健康
林志弘醫生指出,像這名女老師自認沒有家族史、身體也沒任何不適,就診時還覺得有些小題大作,結果進一步透過甲狀腺AI智慧檢測系統分析,發現結節有邊界不規則、微鈣化等特徵,最終證實為甲狀腺癌之一的乳突癌,趕緊展開治療,所幸發現得早,治療後健康恢復良好。
結節良惡性取決臨床經驗 AI提供客觀基準參考
傳統上甲狀腺結節的超音波診斷,是依據檢查者的主觀認定,現在已有非侵入性的甲狀腺AI智能檢測系統,能將超音波呈現的結節影像,提供醫生更客觀的基準參考,輔助醫生決策時更為準確。若醫生與AI判讀均認定結節惡性機率低,患者可先以超音波定期追蹤,暫時不用接受“侵入性”的穿刺細胞學檢查。
甲狀腺癌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幼年時曾受到大劑量的輻射暴露,有特定甲狀腺癌家族史,以及曾接受頭頸部放療的淋巴瘤等,均得特別留心。
儘管在臨床上,並非每一位患者都有上述的風險因數,但林志弘醫生也建議,不用過度恐慌:當有機會安排健康檢查時,可以考慮加選甲狀腺超音波AI智能分析,以了解自己是否有甲狀腺結節的問題;之後再依照醫生的建議,接受定期追蹤、檢查或治療,即可確保甲狀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