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熱衷的音樂人
多年來,沒有多少好聽的兒童歌曲被大眾化。在《Do Re Mi》、《越南好聲音兒童版》等節目中,一些兒童歌手通常都是選擇老舊的兒歌,甚至試圖演唱與自己年齡較大不符的成年人歌曲。更何況,現在很多孩子對聽韓國、歐美、泰國、日本、中國等音樂的“深情”歌曲的需求是真實存在的。
家住平盛郡的明兄告知,現在的小學生唱什麼歌他聽不懂。他們跟著YouTube、抖音上的音樂視頻又唱又跳,而沒有得到父母篩選。許多家長也漠不關心,任由孩子們玩手機或平板電腦。此外,孩子也受到父母的音樂風格的影響。至於家住守德市的青草認為,與兒童音樂相關的著名音樂家大多都年齡已大。而近10年來,好聽的兒歌正趨於放緩,沒有太多的創新。“我們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新的音樂家的名字,而且能讓父母和孩子記得的兒童歌手也僅屈指可數。很多新歌寫完後無疾而終,或者不流行。”
仍熱衷於兒童音樂的可以提到音樂人阮文鐘、音樂人莎黃與維雄夫婦、音樂人懷安、懷福等等。2020年底,音樂人阮文鐘創下了越南最多兒歌的音樂人紀錄,共創作了300首歌。他用8年來創作和2年的時間親自完成了混音、錄音、拍攝短片、印刷書籍、發行、傳播等工作。音樂人莎黃與維雄夫婦和女兒阮維冬然在過去2年已創作了多首兒歌,如:《慈善飯盒》、《越南過年色彩》、《女兒寫信給爸爸》、《嫦娥》、《金魚學覓食》、《母子情》、《學校成醫院》等等。音樂人懷安、懷福兄弟從2019年開始也創作了逾百首兒歌。仍有一些音樂人在追求兒童音樂,而並非沒有新歌,但這些努力還不足以讓兒童音樂在聽眾心中“刻骨銘心”。
為了兒童音樂
眾所周知,兒歌對兒童心理和情緒的影響有多麼重要。然而,相比於孩子們享受音樂的需求,目前的兒歌過於缺乏和被忽視。對兒歌創作還感興趣的音樂人不多,僅屈指可數,而為了讓兒童音樂回歸正確的位置,創作團隊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談及兒童音樂市場的困境,音樂家阮文鐘直言:“選擇這個創作方向的人並不多,因為它不賺錢也不帶來名利。年輕的音樂人優先創作商業歌曲,因為會帶來更多的印象。我想,到了某個時候,當他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他們就會不自覺地想到為孩子作曲。” 今年6月初,音樂家阮文鐘憑藉300首兒歌集而獲得了越南紀錄大全組織頒發“創意生活”獎。但他只是一個稀有的個體,因為事實上,兒童音樂市場並不大,音樂家也難以接到過多創作“訂單”,而且也很少有人因兒童歌曲而成名。
音樂人莎黃認為,現在市場以民謠、說唱、搖滾……的成人音樂為主,很少有藝人選擇這個兒歌創作方向。她和音樂家維雄創作兒童音樂的初衷是作為送給女兒的紀念品,後來又想為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孩子們創作。一直以來,她並沒有太大的壓力要讓歌曲走紅,但面對這些音樂上的不足,她下定決心要製作一張兒童專輯。“這是我們未來的願望。這張專輯預計將有10多首歌曲。我們愛孩子,了解他們的活力。寫給孩子唱和聽的音樂必須天真和純潔。”
致力為了一個兒童的音樂,音樂家和文化管理者的作用非常重要。音樂家要花時間創作,改變創作思維,以跟上當今兒童日益現代的音樂“品味”。而文化管理者必須制定策略來鼓勵音樂家創作。如果沒有同步握手,目前兒歌的短缺將難以克服。“創作不止於此,還要有舞台表演,要安排黃金時段在電視上播放兒童音樂,這樣才能促進音樂人創作,”音樂家阮文鐘表達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