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家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企业和个人获表彰 决心完成公共投资资金融资计划 岘港率先建设新一代自由贸易区 范明正总理出席2024年第十九届国家新闻奖颁奖典礼 本月底务必为架构重组离职者支付相关资金 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花生吃对是宝,吃错“埋雷”

有人说吃生花生养胃又滋补,也有人担心吃多了容易长胖、闹肚子。生花生到底是养生神器,还是健康隐患?

花生吃对是宝,吃错“埋雷”

一、营养界的“低调王者”

1.优质蛋白“能量站”

每100克生花生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5克左右,比牛奶、鸡蛋还要“抗打”!这些优质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就像身体里的“建筑材料”,能修复细胞、增强免疫力。想像一下,办公室里吃几颗生花生,就相当于给身体来了场“蛋白质快充”,下午工作都更有劲儿了!

2.不饱和脂肪酸“血管清道夫”

生花生中的脂肪含量虽然不低,但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和亚油酸。它们堪称血管的“私人保洁队”,能降低胆固醇、清理血管垃圾,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血管健康超友好。每天适量吃点生花生,就像给血管做了个“深度保养”,让血液流动更顺畅。

3.膳食纤维“肠道小助手”

生花生里的膳食纤维也是一绝,既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摄入,又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对于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容易积食的长者来说,吃生花生就像给肠道请了个“按摩师”,轻松解决便秘的尴尬。

4.维生素与矿物质“豪华套餐”

生花生还自带一份“营养全家桶”:维生素E能抗氧化、延缓衰老;维生素B族助力新陈代谢;钾元素维持心臟正常跳动;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一颗小小的花生,承包了身体多种营养需求。

二、这些风险要警惕

生花生虽然好处多多,但也不是能随便“炫”的,稍不注意就可能踩进健康“坑”里。

1.高热量“长胖警告”

生花生的脂肪含量高达40%至50%,妥妥的热量炸弹!要是不控制量,抱着一袋生花生狂吃,很容易导致热量超标。想像一下,你辛苦运动半小时消耗的热量,可能几把花生就补回来了,减肥大业直接“翻车”。所以,吃生花生一定要适量,每天控制在15至20颗左右比较合适。

2.肠胃“小脾气”发作

生花生质地坚硬,含有大量油脂,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吃多了可能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就像肠胃原本在“躺平”,突然被迫“高强度工作”,不“罢工”才怪!特别是本身有胃溃疡、胃炎的患者,更要谨慎食用,以免刺激肠胃,加重病情。

3.黄曲黴素“致命威胁”

花生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产生黄曲霉素,这可是一级致癌物!如果吃了发霉、发苦的生花生,后果不堪设想。哪怕只有一颗花生变质,整袋花生都可能“中招”。所以,吃生花生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异味、变色的,赶紧“断舍离”,别拿健康开玩笑。

4.过敏“刺客”出没

有些人属于过敏体质,吃生花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轻者皮肤瘙痒、起红疹,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如果之前没吃过生花生,第一次尝试时要少量食用,观察身体反应,确定不过敏后再放心吃。

三、科学吃花生

1.控制食用量

前面提到,每天吃15至20颗生花生就足够补充营养,又不会摄入过多热量。可以把花生分装成小袋,放在包里、办公桌上,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吃一点,避免一次性吃太多。

2.挑选优质花生

购买生花生时,要选择颗粒饱满、色泽均匀、没有霉变的。如果花生壳上有黑斑、花生仁颜色发暗,或者闻起来有霉味,千万不要买。网购时尽量选择正规商家,确保品质有保障。

3.搭配有讲究

生花生可以和很多食物搭配,让营养更均衡。比如和红枣、桂圆一起煮成养生粥,补气血效果翻倍;和优酪乳拌在一起做成沙拉,口感丰富又健康;还可以搭配一些蔬菜,做成凉拌菜,解腻又开胃。

4.特殊人群慎食

孕妇、儿童、长者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吃生花生前最好谘询医生的建议。像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花生的摄入量,因为花生的油脂和碳水化合物会影响血糖;痛风患者也要少吃,花生的嘌呤含量相对较高,可能诱发痛风发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