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什么?
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声门以上的感染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家熟知的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等都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声门以下的呼吸道感染即为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炎、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
肺炎是肺实质的急性感染,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 Acquired Pneumonia, 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 Acquired Pneumonia,HAP)。
哪些危险因素易诱发肺炎?
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慢性共存疾病:如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气管扩张、心衰、脑卒中、糖尿病、营养不良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意识改变:如醉酒、癫痫、麻醉等导致意识不清。少量饮酒宜情,但过量饮酒甚至醉酒,病原微生物就有可能乘虚而入肺脏。
吞咽困难:脑卒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吞咽困难的患者反复发生呛咳,会增加胃内容物或上呼吸道分泌物误吸,而引起肺炎。
不良的生活空间:拥挤的生活条件或常年与溶剂、油漆或汽油等接触。
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有哪些?
典型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非典型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鹦鹉热衣原体等。
呼吸道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腺病毒等。
对于婴儿和5岁以下的儿童,常见的病原体以病毒和支原体多见;而5岁以上的儿童,细菌更多见。并且,儿童肺炎混合感染不少见,发生率为20%至30%,年龄越小越易发生。
得了肺炎是不是很严重?
根据不同的评估系统,可分为普通肺炎和重症肺炎。
2019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中约有74万死于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疾病首位死亡原因。成人重症CAP病死率也同样很高。因此,免疫缺陷人群、儿童和高龄长者需要特别注意。
肺炎有何症状?
常见的肺炎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喘息等)、深呼吸时胸痛等。
对于儿童和长者,临床症状可能不典型,会表现为纳差、精神萎靡、乏力等,婴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或喂养困难。
咳嗽久了就会得肺炎?
咳嗽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性反射,不是咳嗽导致肺炎,而是肺炎导致咳嗽。另外,咳嗽的原因除了肺炎,也可以是感冒、咳嗽变异型哮喘、胃食管反流等。当然,不论是什么原因,咳嗽太久,都需要重视,及时就医。
除了咳嗽久,若出现以下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
·咳嗽持续加重。
·在日常活动或休息时出现呼吸困难。
·呼吸时胸痛,不敢呼吸。
·感冒好转后再次反复,或自觉病情
加重。
·年龄65岁以上的长者。
·患有慢阻肺、支气管扩张、肾衰、心衰等合并症。
·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实体肿瘤或血液病患者。
由于儿童肺炎死亡率高,如果家长怀疑孩子可能患上肺炎,就需要立即带孩子就诊,一旦孩子出现呼吸停止、身体苍白或紫绀、呼吸极度困难、出现呼噜音等就需要呼叫救护车及时将孩子送达医院。
治疗多久,肺炎才会好转?
抗生素治疗有效的情况下,一般3至5天患者即能感觉到身体好转,总的抗生素疗程通常为1至2周左右。这时,大部分人可以进行日常活动。但需注意的是,由于部分病毒或细菌感染后,呼吸道的高敏反应可能导致咳嗽或咽部不适感迁延,这种不适可能需1至2个月才能彻底痊愈。
得了肺炎,该注意什么?
多休息多喝水:部分肺炎患者病情刚有好转就立马开始干家务、上班、熬夜,甚至进行体力活动,导致身体无法康复。因此,在肺炎未完全痊愈时,建议该休息时就休息。
和医生确认复诊事宜:许多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得很快,但由于胸部影像的滞后性原因,CT或胸片上肺炎的吸收要比症状好转得更晚些。因此,需要和医生确定好何时来医院复查,包括复查血常规、肝肾功或胸片、胸CT等检查。
正确使用镇咳药:咳嗽是肺炎的常见症状,可以出现在早期,也可以持续至最末期。肺炎的早期,咳嗽属于机体的防御性反射,适当咳嗽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不建议强力镇咳;如果在后期,大部分患者遗留感冒后咳嗽或气道高敏,可考虑适当使用镇咳药。对于儿童,通常不建议使用镇咳药。这些药物对他们没有良好效果,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肺炎会传染吗?
肺炎会不会传染,取决于感染的病原体,常见的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传染性不强,一般不会人传人。然而,如果是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支原体、结核等,传染性强,可能会传染给他人,患者需要做好隔离措施。
肺炎会遗留后遗症吗?
大部分肺炎痊愈后胸CT或胸片上不会留下任何病变,但小部分肺炎可能会遗留纤维索条、硬结、胸膜肥厚、支扩等,后期也有可能会逐渐消退。普通肺炎通常不会遗留后遗症,不会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而重症肺炎或反复发生的慢性肺部感染可能会引起肺功能下降。
预防肺炎
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社交距离,正确佩戴口罩,培养正确咳嗽礼仪;尽量避免老人和小孩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
·勤洗手,推荐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居室适当通风。
·均衡膳食、作息规律、充足睡眠、适量运动。
·戒烟。
·治疗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避免受凉等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