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家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企业和个人获表彰 决心完成公共投资资金融资计划 岘港率先建设新一代自由贸易区 范明正总理出席2024年第十九届国家新闻奖颁奖典礼 本月底务必为架构重组离职者支付相关资金 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预防中风要靠知识

每年,我国约有20万个中风病例,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中风虽然可以预防,但正成为令人恐惧的梦魇,让许多人焦虑不安,甚至因为过度筛检而白白损失金钱。

心房颤动患者在市医药大学医院接受中风预防咨询。
心房颤动患者在市医药大学医院接受中风预防咨询。

因模糊的恐惧而焦虑不安

60岁,住在本市的阮文山患有糖尿病已有5年,一直遵照医生的建议接受治疗,各项指数都在可控范围内。然而,他的妻子总是担心,因为这种疾病是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任何广告宣传可以预防中风的药物,她都买来给全家人服用。每次在报纸上看到中风病例,她就紧张一整天。

近日,她听从熟人的建议,订购了2颗价值240万元的药丸,以“终生预防中风”。阮文山叹气说:“医生说只要我的糖尿病稳定了,就不用担心,但我老婆不相信,什么都不敢吃,还买各种药物来预防。我只担心她过度担心反而会造成心理疾病。”

35岁的同奈省工人阮清莲在一位朋友深夜因中风被送往急诊室后,感到不安。刚生下第一个孩子的她,担心万一自己发生意外,孩子没人照顾。在产假期间,她读了不少有关中风年轻化的信息,让她更加紧张,甚至夜不能眠。在多次劝说妻子无效后,她的丈夫只好带她去做全身健康检查和中风筛检,尽管对于其家庭收入来说,费用比较高。直到拿到一切正常的体检结果后,她才感到安心。

对中风过度不安一事并不少见。住在本市的清华(化名)曾想方设法阻止家人掉入“中风治疗陷阱”。据她叙述,她的父亲获熟人介绍声称只需一个疗程就能治疗中风后遗症,并能终身防病的民间医师。这位医师说,要注射20针,费用大约在1亿6000万至5亿元之间,就能终身预防中风。她说:“我知道这有诈骗迹象,但我父亲却非常相信那个广告。”

实际上,中风是全球导致残疾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越南是中风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约有20万个病例。其中,许多病例在送至医院时已错过“黄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不少患者因此而终身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完全依赖亲人照顾。

然而,根据115人民医院脑血管疾病科主任、市中风协会会长阮辉胜副教授、博士、医生告知,约有90%的中风患者都存在风险因素。因此,中风是可以透过有效控制风险因素来预防的疾病。然而,许多人却寄望于打一针或吃一颗药丸,就能终生预防中风,是太荒谬的。

把握治疗“黄金时间”

据卫生部副部长,负责大水镬医院管理、调度工作的第二级专科医生阮知识博士认定,在社区里,许多人“害怕中风就像害怕鬼一样”,因为人们没有正确认识,所以吃什么、去什么地方都有怕中风的心态。

专家指出,引发中风的主要因素包括: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酒、缺乏运动、空气污染、身体质量指数(BMI)偏高、胆固醇升高、收缩期高血压、空腹血糖过高、肾功能异常等。全球平均每3秒就会出现一个新病例。越南的统计数据显示,72.5%的中风患者有高血压;64.9%患有血脂异常;53.4%有饮酒习惯;49.6%曾吸烟。阮智识医生告知:“当人们具备正确知识时,就能以理解与行动来平衡对中风的恐惧,掌握高风险因素,从而制定适合的控制与预防方案。”

阮辉胜副教授、博士、医生强调,为了避免中风的后果,应积极、有效地控制各种慢性病和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同时,透过运动、合理饮食、限制饮酒、绝对不吸烟来调整和改变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应具备辨识中风症状的基本知识,熟记最近的具备中风专科的医院名单,以能在“黄金时间”内及时应对◆

对于现正普遍存在的中风筛检情况,第二级专科医生阮知识博士提醒,若病人没有中风风险因素,但因担心而要求进行筛查,医护人员应该清楚地解释,并大胆拒绝,因为不必要的筛检不仅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对医疗体系造成压力,且可能带来不必要的辐射暴露风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