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航空业迎来旅游增长与国际运输需求热潮 核心技术亮相 2025 年国际科技展 工业生产指数达2020年以来最大增幅 经济论坛寻求实现两位数增长措施 信贷余额激增达逾1. 72亿亿元 各工业区力争引进逾37亿美元投资资金 越中一致同意推动多领域的双边合作 旅游消费需求激增助力贸易劳务业增长 范明政总理建议推动签署越巴及越南-南方共同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巴西各大经济集团领导 解决民营企业资金难题 范明政总理在里约热内卢胡志明主席纪念牌前敬献花圈 重构南部东区发展空间 上半年农林水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逾15% 重绘山河 凝聚合力:党意民心的深度契合 新城市 新愿景 本市与中国广州市加强全面合作关系

不同烹飪方式可改變食物致敏性

對某種食物過敏卻又不得不吃,這可如何是好?專家表示,改變加工方式能夠降低一些食物的致敏性,這給食物過敏人群帶來福音。
(示意圖源:互聯網)
(示意圖源:互聯網)
  “不同加工方式對食物致敏性的影響差別很大。”食品專家說,食物加工方式分為熱加工和非熱加工兩大類。總的來看,蒸、煮等濕熱處理方式能夠使得過敏食物的致敏性大大降低,高壓鍋的處理效果更好,發酵食品的致敏性也較低;相反,微波加熱會增加食物的致敏性。

乾熱(如烤)、濕熱(如蒸、煮)、高溫高壓、微波等處理方式都是傳統的熱加工方式,它們如何改變食物的致敏性?食品專家介紹,熱加工能夠通過改變蛋白質分子內、分子間的相互作用,破壞食物中過敏原蛋白質的二級結構或三級結構,影響其構象表位,從而改變其致敏性。

同屬熱加工,乾熱處理和濕熱處理改變食物致敏性的效果卻不太一樣。食品專家說,乾熱處理通過脫水乾燥使蛋白質氧化、變性、碳化,而濕熱處理更易於傳遞熱量,與水的直接接觸也使保持蛋白質穩定性的氫鍵更易被破壞,因而濕熱處理是降低食物致敏性的一個好辦法。

關於核桃的乾熱和濕熱處理的致敏性比較研究發現,乾熱處理,如烤核桃,對核桃蛋白的IgE結合能力、IgG結合能力都沒有顯著影響,而濕熱處理,如蒸、煮,則顯著降低了核桃蛋白的IgE結合能力和IgG結合能力。也就是說,有些人吃烤核桃會過敏,但是喝核桃露時就不會過敏。相對來說,濕熱處理能夠顯著降低核桃蛋白的致敏性。

食物過敏可出現皮膚、胃腸道、呼吸道症狀甚至危及生命的窒息和休克症狀。目前,食物過敏尚無有效的根治方法,預防發病主要依靠避免食用致敏食物。

“絕大部分食物過敏原都是蛋白質,很多食物中都含有多種過敏原,這就給食物加工、降低或去除食物致敏性帶來了很多挑戰。”食品專家說,因此,降低或去除食物致敏性的研究要關注食物中的每一種過敏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