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更显活跃 利率或将调升 为经济增长目标创造动力 第十五届国会今日召开第七次非常会议 外汇创新高 我国4个月贸易顺差84亿美元 资金开始流入经济 商品大减价以招徕客户 苹果希望在越南增资扩产 越日签署交通领域全面合作协议 蔬果出口继续成为农产品亮点 丰富多彩工人月开幕 宁顺摆脱贫困乾旱处境勇往直前 为出口企业纾困解难 陈红河副总理视察 500 千伏电线第3段进度 东海禁渔令违反越南主权 广宁省工时最长 人均收入却处于偏高 数字化转型有助减少烦扰民众及企业 大力推进肃贪反腐与自我检讨工作

為什麼要讀書?

這幾乎是每個喜歡讀書的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它從來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不論是“想考個好大學”還是“為祖國而讀書”,或者“為了獲得心靈的寧靜”,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示意圖。(圖源:互聯網)
示意圖。(圖源:互聯網)
英國文學評論家亨利‧希金斯寫了一本書叫做《如何讀懂經典》,在書中,他用風趣幽默的筆觸為讀者介紹了那些經典著作的特色、創作背景和不為人知的冷知識。他認為,人們之所以讀不進去書,是因為沒有掌握閱讀的方法,而這本書就是要教會人們讀書,享受閱讀的樂趣。
美國喜劇演員比爾‧希克斯在某劇中有這麼一個橋段:某次他去了田納西州那什維爾的一家鬆餅店,女服務生問他“你讀書做啥”不是問“你在讀什麼書”,而是問“為什麼要讀書”。希克斯當然有套自己的回答:“我讀書的原因有很多啦!主要的原因是我不想落得跟你一樣,當什麼鬼鬆餅店服務生。”
通常,我們之所以閱讀,是希望人生在世有更多自由和可能。我們借由閱讀而得到解放。深層來看,閱讀能拓展我們對自身心智的瞭解。我們也可以透過閱讀來檢驗自己對是非的觀念,超越原有的局限並向上提升。我們的道德觀念也可能受到激發及淬煉。
我們在書中會遇到生活中遇不到的人物。文學可讓現實生活增色,也使思想保持敏銳。閱讀一旦從世上消失,我們對自己的身份認同也將隨之消亡。
當然,我們坐下來閱讀的時候,腦中並不會想到這些事。我絕對不會自言自語地說:“好耶!我的道德觀要受到激發了!”我之所以閱讀是因為自己樂在其中,但心中同時也有揮之不去的疑慮,覺得還有其他該讀的書。讀者心裏明白,選擇了一本書,意味著之後才能讀其他書。
對於評論家而言,他們都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素養,也知道如何運用他們的文化素養來藏拙。書評家為了自身名譽,會遵守一套原則,但通常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原則,例如“不評論朋友寫的書”,“前一百頁一定要讀”,“不要把書拿去網站拍賣”。
書評家如果越瞭解某書及相關主題,就越不願意只用幾行文字交差了事。所以我們有可能在文學期刊讀了一篇三千字的書評,到頭來卻還是不確定那本書優劣何在,甚至不知道書在講什麼。但一針見血的短評,一百五十字就可把主要內容交代完畢。
書評家很清楚自己需要展現文化素養,因此評論中不時出現許多作家的名字。舉例來說,一本新出版的小說,記錄烏克蘭一個猶太小鎮的歷史,於是書評家可能會和烏克蘭作家塔拉斯‧舍甫琴科、俄羅斯作家伊薩克‧巴別爾、波蘭作家伊薩克‧辛格等人的作品相互對照。讀者看到這種比較,並不會覺得豁然開朗,反而會想:“這些人是誰啊?”最後只會更強化書評的專業形象。
書評家會做表面功夫已不是新聞,例如聲稱自己熟知某作家過去的作品,實際上卻是花半小時從維琪百科或一些可靠資源搜集而來。對了,書本中,我也唬了大家一下,有本書其實根本沒讀過就介紹,還有一些書則是沒讀完就下評語。有興趣的話不妨猜猜看。
無論我們再怎麼飽覽群書,總會有不足之處。但是,我們可以學學博爾赫斯和普魯斯特把漏洞填滿的方式:拿自己做文章就對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