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位
實際顯示,詩集仍然有其銷路,甚至有人以天價購買。在2004年,友鸞詩人的作品《山棯花紫色》獲得某卡拉OK專輯製作單位以1億元購買其版權。這家企業也同樣以1億元購買范維音樂家所創作含10個音符的一句歌詞“我自出生起便喜愛母語”。上述購買詩作和歌曲版權的交易都是企業主動向兩位作家提出,目的是搞商業噱頭,藉以提高企業聲譽。
在2013年,陳廷政詩人的作品《在思念的兩端》獲富潤服務股份公司(MASECO)以3億元高價購買版權。不過此交易是作者提出,當時由於作者病重,急需籌一筆醫藥費,所以唯有忍痛兜售這首曾獲得潘黃雕音樂家編成知名歌曲的詩作。MASECO董事長阮春韓知曉此事後,便決定向該位詩人伸出援手,因為此前並未有兜售詩作的先例。
若過往曾陷入困境的詩人也能遇上慷慨解囊的熱心人士,相信就不必如知名詩人翰墨子般感嘆:“怎樣能擺脫窮困,風月如何當菜餚。”甚至想要設法兜售“月色”來維持生計。實際上,不論在任何時代,生活重擔往往是所有詩人都要面對的困難和挑戰。
難銷售
正因為詩人的命運多數坎坷,所以每當有詩集或某詩人的作品版權獲高價購買,都令人倍感高興。本市某位詩人曾經在生活拮据時要出售作品來維持生計。其中有部分作品由購買者冠上自己的名字,然後請音樂家編曲,之後還成了時下流行歌曲。當問及原作詩人是否為出售詩作而感到可惜,他感嘆表示雖然不捨,但並不覺可惜,因為那時候賣詩所得的錢讓他可以度過生活難關。
最近,一位女詩人獲某出版社購買她的詩集版權和發行。據悉該詩集的版權費是1億5000萬元。這對作者與愛詩人來說是一道喜訊。然而,出版界不少業者表示對上述交易並不看好,因為詩集一直以來都乏人問津。確實,某家大出版社曾經直接以“一律不承接印刷、出版詩集”為由來推拒詩人們發行詩集的委託。其中最大原因正是詩集沒銷路。
在上述女詩人之前,有一位詩人曾備受議論關注,因為據說其詩集發行上萬冊,而且十分暢銷。但後來查證其實上萬冊是該詩人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發行的數量。業內人士分析,假如他的詩集發行1萬本,每本售價10萬元,若全數售罄後,出版社將賺得1億5000萬至2億元。一本詩集竟能獲得如此豐厚收益,試問哪家出版社不想與該作者簽訂長期合約?然而實際上,這都是故意打響知名度的炒作手法,該詩集一直滯銷,大部分都堆積在倉庫裡。事後,該詩人又尋找、說服其他出版社合作,再敲鑼打鼓高調舉辦發行儀式,並宣稱已發售上萬冊詩集。
日前,某出版商向該詩人購買了其好幾本詩集的版權,還商議將購買他日後的作品版權。然而,在詩集印刷和出版第一期並上架銷售數月後則乏人問津後,上述交易唯有黯然落幕,所有計劃全部告吹。直至此時,該出版商才得知,這位詩人與其妻子名下也有一家出版社,若是有利可圖為何要讓“肥水落外人田”?!
我們這樣說是想證明詩集是一種不易經營的商品。我們也要知道段維賞雖然是一位資深知名詩人,但一直未出版任何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