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苏林总书记会见立陶宛共和国总统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 欢迎立陶宛总统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越美贸易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范明政总理抵达尼斯开始对法国的工作访问 依照原则部署与重组干部 完善法律系统满足实践生活要求 纺织品成衣与皮鞋共面临关税挑战

慎防以房地产转让合同名号高利贷陷阱

在许多地方,以民事交易在变相合同形式下进行的高利贷、侵吞财产等事件呈增加迹象。
打着房地产转让合同名号的高利贷弊端呈增加迹象。(图:DAD23)
打着房地产转让合同名号的高利贷弊端呈增加迹象。(图:DAD23)

贷款以其他民事交易掩饰

变相合同是指当事人为“隐瞒另一份合同”而订立的合同,以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若发生违反义务的情况,就进行谋取利益、侵吞财产。具体是,贷款、借款交易以如定金合同、授权合同、图示使用权转让合同等的其他民事交易掩饰。

职能机关很难确定违法行为,因为其手段很精密。贷款个人、组织通晓法律规定,已制定变相合同,以掩盖放高利贷、侵吞财产的行为。受害者一旦没有还债的能力,就被推入“刑事”陷阱。

利用受害者对“犯罪”害怕心态,债权人逐渐采取没收财产的行动,令受害人家属感到意外和不满。

从上述实际可见,高利贷现正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其规模大、手段精密,以民事交易掩盖。因此,一旦发生纠纷,借款人总是要承担不利的法理后果。


需全面考虑交易和当事人真实意愿

当职能机关受理这些事件时,借款人的利益很难得到确保,因为所有交易证件和合同都是对贷款人有利的。甚至不少借款人因害怕受到威胁,不想影响到自己或家人的名誉、威信和生命安全,而不敢告发,给社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一些借款人因不能还债而自尽,对地方治安、经济和社会情况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处理这些案件的过程中,权力机关除了根据已签订的合同、协议之外,还要总体、全面地考虑交易关系、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的真实意愿,以及有关因素,例如:财产价值、是否要求办理过名手续、每月支付利息的目的等,从而确定民事交易是“真的”还是“假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民事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这对已经、正在落入高利贷陷阱的人来说是一个警钟。若借款人被不法分子威胁或行凶,一定要保持冷静,并大胆地将放高利贷、侵吞财产的个人、组织的违法行为诉诸于法,以斗争、处理,为击退这些打着民事交易名号的危险弊端作出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