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苏林总书记会见立陶宛共和国总统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 欢迎立陶宛总统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越美贸易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范明政总理抵达尼斯开始对法国的工作访问 依照原则部署与重组干部 完善法律系统满足实践生活要求 纺织品成衣与皮鞋共面临关税挑战

造成交通死亡事故者能否離開現場?

不久前,第二郡盛美利坊美水交通圓環發生交通事故,引起議論紛紛。許多意見認為:集裝箱車司機蓄意輾死騎摩托車者後就離開現象,最後才自首。
在第二郡美水交通圓環發生的交通事 故現場。
在第二郡美水交通圓環發生的交通事 故現場。
對於其他交通事故,一般司機常採取離開現場的做法,而不願意留下來以幫助遇難者或與職能部門配合處理。人們質疑:司機造成交通事故後,能否離開現場?

河內市律師團的陳俊英律師表示,2008年《陸路交通法》第38條第1款規定,個人、機關和組織造成交通事故時的責任。

據此,造成交通事故者只在以下3個場合可以離開現場:本身受傷,須送到醫院急救;要送遇難者到醫院急救或本身性命受威脅。然而,司機離開現場後,須立即向距離最近的公安機關呈報。

陳俊英律師透露:離開現場與潛逃不一樣。若司機離開後,不向職能部門呈報和逃避責任,才被視為潛逃。

河內市公安廳所屬交警科一幹部贊同上述觀點並肯定:若覺得本身性命受威脅,司機可以暫時離開現場,但只准許司機離開,交通工具和其他因素須保持完整現場。該幹部告知:“若司機的安全受遇難者的家人或其他人威脅,可以暫時離開現場,但不能超過24小時。”

實際上,此規定具積極性,但此規定也令不少人認為可能已被濫用。有意見認為:這段離開時間司機可以改變交通事故的情節,例如:將血液酒精濃度降低、將乘坐者掉包,甚至是換成另一個司機。

河內市公安廳所屬交警科一幹部表示,此問題還在爭論中,要求職能部門盡早處理,採用科學措施來證實和調查以確保客觀性。

陳俊英律師認為:對於不須送遇難者到醫院急救,但司機蓄意離開現場(批准情況除外)場合,司機將被按2016年第46號《議定》受行政處罰,又或者成為違反陸路交通工具駕駛規定的刑事責任加重情節。若司機沒有刑事跡象但卻不幫助遇難者導致其死亡,此行為將被審議、追究以不把性命危急者送到醫院急救罪來起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