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的形成和发展,多所学校由巅峰跌至低谷、由成立到解体、由民立的式微到私立的兴起、由华文学校转为华文中心,过程里的跌宕起伏载浮载沉,至今约有13家尚能维持活动,其中有10家获省教育与培训厅签发华文中心证照,每校学生人数由100至700名不等,逾4000名学生分上、中、下午和夜班就读,教师团队多为老、中、青三代结合相辅相成。
回想华校初成立时,华文教师大部份都是由乡亲父老情商地方上懂得中文的“有识之士”暂充任,当时大家都是以一片热忱义务担当,一段时间安定下来才有象征性的薪酬。随着用中文的商企来越投资设厂日多,较年轻的教师都往外去闯,年长的因为华语不灵光而逐渐退出,造成师资严重缺乏。如是者,各校领导班子想出一个就地取材、就地培训的权宜办法,在高班挑选优秀的学生边学边教(上午自己学,下午教一些低班的同学),因此有很多15、16岁的学生就当上了“老师”,当时一般乡亲不能接受而时有非议!其实,大家都知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可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聘请远地来的教师,学校经费又负担不起。后来得到胡志明市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协助,为同奈华校度身订制的华语师资培训,这批年轻教师得以成长,各校开始稳定下来。但一段时间后问题又来了,省教育与培训厅分级管理后,华文部独立运作,成为外语中心,教师必须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才可执教。就这样教师要安排时间进修在职大学的师范课程,每周六、周日往返近200公里攻读,4年的时间有部分教师不能坚持就放弃了,但也有部分毕业后却投身商企就业,剩下来的就延续到今。
眼下同奈省许多华语教师都是从普及教育进修--华文师资短期培训--在职学历苦研,一步一脚印走来的!那为什么这些教师当初不选择奔赴商企而坚持这份清苦的教学生涯呢?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留守的教师大都是因照料家庭或有其他营生才在家乡继续这份工作。从较高层次来说,不忘初心,秉承先辈办学宗旨,传承中华文化的情怀;与学校有一份割不开的情结,每天与学生相处已经成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流程。更有的视为“志业”而不是职业,为了生活宁愿找兼职而不愿意放弃教学工作,每一位华文教师背后都有一份家庭副业,如:剥水果肉钟点工、农业生产、小贩、商铺、劳务不同档次的经济收入来支撑这份神圣的“志业”;另外有的曾经教过书,但为了生活不得不到公司上班谋求较高的收入,但她(他)们都未曾放弃过,在工余时或直接开班、或线上教授,竭力保持这份教学的热忱!
上述种种原因令到各校华文教师的流动量非常大,长期缺乏师资的情况下,只能起用一些不达到教育部门标准的“地下教师”如:已过退休年龄的老教师,刚高中毕业的学生,以助教或代课教师的资格逐个学期混过管理部门的视线。不过,话得说回来,这些教师只是缺乏学历证件而已,在学校管理层的带导下他们教学的效果仍是获得肯定的!
华文教师周而复始一天10多个小时不停的工作,每天上午班、中午班、下午班、夜学班,赶在正规教育的空档开班授课,这些年来因为来越投资中商企对华语人才的需求量日增,“学中文就有好出路”一直是乡间家庭的最高目标,为此家长和学生都很乐意配合送子弟来修习华文。不同于正规教育的学校,大部分华文中心是没有放暑假的,当正规教育放暑假的时候就是华文教育的高峰期,学生人数会比平时增加20%以上,可以说是华文教育的“旺季”,就好像农民收获的季造一样,学校与教师谁都抓紧这段时间尽量招收学生,藉此巩固收入,均衡年内教学活动的经费。
现在教师这个行业并没有像以前那么受人尊重了,逐渐被社会和家长当成了“服务人员”,什么责任都推给教师,谁都能骂老师。每天不仅要花大量时间备课上课改作业,要应对几十到上百孩子和家长的问题,处理网络上的家长群组联络沟通,务求跟进子弟的学习状况。教到成绩好、勤奋积极上进的班级,感觉有成就感也值了;但是教到一个成绩差、态度懒散的班级,累得身心俱疲还要受责难或被扣薪处分。
教师微薄的薪金已是恒久不变的定律,而当一般民立学校的华文教师就更凄怆,有的有得教就有收入,没得教就暂时找别的工作糊口;有的甚至靠自收自支,完全没有福利保障,懂得关怀的学校领导就想方设法为教师购买保险,制定津贴制度。否则,当退休时就只能“净身出户”!虽然如此清苦,但很多教师当知道自己的学生因为缴不出学费要辍学,又或投考较高费用的汉语HSK没钱缴费要退出时,他们会毫不犹豫掏出自己干瘪的腰包来支持学生。或许这就是教学神圣的使命感驱使吧,尽管生活有多苦都不离不弃--不离开自己的教学岗位;不放弃任何一个遇到障碍的学生。
乡下华文教师他们都是一身兼数职,除了家庭生计,学校里的粗活必要时男教师也要动手做,修理学生桌椅、学生宿舍床铺等;女教师则兼当宿舍保姆、护理。有时连假日假期都会被占用,学校或庙宇办活动时男教师攀高爬低张灯结彩,女教师剪贴布置,他们都任劳任怨去完成,也许这就是乡下人刻苦耐劳,自力“耕”生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