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艺术仍碎片化
近日,在胡志明市国家文化艺术分院举办的“国家统一50年后的胡志明市艺术:成就、限制、问题与发展方向”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有许多典型的艺术形式非源自“纯越南”,这意味着它们并非起源于传统艺术形式。
胡志明市美术大学校长阮文明副教授、博士分析:除了文学、传统戏剧、绘画、声乐和舞蹈之外,国内公众也开始认识装置艺术、表演、影像艺术、试验话剧、当代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甚至是混合形式。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仍然有一些艺术创作者主要透过大众传媒、透过故事和佳话来接触现代世界艺术。带着对艺术价值有所误解的心态,他们很快就模仿所知道的东西。每个人都具备一些技术技巧,根据若干流行的主题创造一些纯粹形式上的模式以作为个人风格的特征,就这样一直复制。至于创作只还是一种习惯,不能再改变和更有创意了。
本市艺术领域的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已有目共睹,但在深度和长度上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市美术协会主席阮春仙教授表示:“回顾1975年4月30日至今的历程,胡志明市美术在创作数量、质量、团队以及艺术品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平心而论,我们还没有看到给观众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像或与城市景观良好融合的作品。跟着现代潮流、受到印象主义、抽象主义、极简主义等影响的作品在构图、材料和艺术语言方面仍然带有浓重的'表演'形式元素,虽然给观众带来新奇的感觉,但没有留下太多的想法和生活信息。具有重大意义的雕塑仍然带有较重的现实主义、宣扬性、事件描绘、历史等元素,对整体视觉审美元素未给予适当的重视,没有在空间中营造出必要的亮点”。
从人类开始
由于媒体和数字电视的发展,公众的娱乐需求被最大限度地“刺激”。然而,爆发期过后,至今开始出现了在接受外来文化方面的问题。阮文明副教授、博士指出:“最近,透过浏览一些娱乐网站和频道,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部分国内艺术家从穿着、表演风格,甚至到艺名已受到外国的影响。随后出现了一波电视游戏节目和真人秀节目,其中许多节目艺术质量不高,趋于利用绯闻来吸引公众的注意,无视道德标准和行为。”
上述趋势和现象表明,在越南的艺术生活中,在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与公众的需求和享受能力之间;在提升审美品味以满足大众真正享受艺术需求的目标与艺术作品的质量之间正存在差距。差距不仅存在于作者-作品-公众之中,而管理问题也引起许多关注。市电影和表演组织中心原主任黎友伦硕士指出:“有些文学艺术社团尚未建立起真正吸引会员的活动项目,尚未发挥作家、艺术家的能力。迟缓制定作品评价标准也是被提及较多的问题,因为当事故发生时,缺乏这样的依据使得保护会员或辨别是非变得非常困难和感性化。”
市舞蹈艺术家协会主席黎阮孝认为,一直以来,大家都提到,每个作家和艺术家都是灵魂工程师,必须为从还有缺陷,甚至不好的旧人中开始建立新人做出贡献。但要做到这一点,文艺领域的创作者需要有一把非常锋利的“刀”来纠正不好的东西,也需要“发酵剂”来形成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没有一把“利刀”,没有“发酵剂”,文学艺术就很难有建设性、突破性以反映时代、开拓未来。
一切变化和发展的主体仍然是人类。要为文化艺术在当下的发展创造动力,在融入国际的过程中提升和拓展本色,需要改变创作者、受益大众和管理单位的思维和心态,以让“软实力”为城市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做出切实的贡献◆
市美术协会主席阮春仙教授指出:“近年来,胡志明市很少有画家、雕塑家和艺术理论家在每年的全国美术展览、全国雕塑展览和越南美术协会展览中获得重要奖项。这给胡志明市美术界敲响了警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携手为本市美术的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