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政总理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 第二季度GDP增长6.93% 加强中部及西原地区商务促进效果 越中交通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国家主席接见澳大利亚及印度大使 预计越南经济今年增长近6% 利率上升闲置资金纷纷流入银行 本市建立国货可持续供应链 越中横模-峒中双边口岸正式开通 越南跻身全球十大猪肉消费大国 范明政总理建议共同迈向“未来增长新前沿” 咖啡出口有望创汇约50亿美元 下半年经济增长的牢固基础

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的法律(上)

哪些法律将于7月生效?有哪些内容值得关注?本文将列出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的10部法律,供读者了解并正确执行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的法律(上)

(1)2024年《各信贷组织法》

2024年《各信贷组织法》于2024年1月18日在第十五届国会第五次特别会议上通过,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其中,值得关注的内容包括:呆帐处理及处理呆帐抵押物时的优先顺序。

此前,国会已颁行第42号决议(自2024年1月1日起不再生效)关于试行处理各信贷组织的呆帐,但未显示处理呆帐时的优先顺序。因此,截至2023年底,整个银行业的总呆帐余额为194万9680亿元,比年初增40.5%。

因此,2024年《各信贷组织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呆帐的处理以及处理呆帐抵押物时的优先顺序如下:

-处理呆帐担保资产(抵押物)的收益依优先顺序划分:

+保管担保资产的成本;

+扣押和处理担保资产的 费用;

+法院与处理担保资产相关的判决和决定的法庭费用;

+与担保资产转让直接相关的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登记费;

+为信贷组织、外国银行分行、债务交易和结算组织提供担保债务;

+法律规定的其他无担保 义务。

-当一项资产担保履行多项债务时,接受担保的当事人之间的支付顺序应符合民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

(2)2023年《身份证法》

2023年《身份证法》于2023 年11月27日经第十五届国会第六次会议批准,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特别是,自2024年7月1日起,未过期的公民身份证无需更换为身份证,具体 如下:

根据2023年《身份证法》第四十六条,过渡的规定明确指出:本法生效日期(2024年7月1日)之前签发的公民身份证,仍可使用至证上印制的有效期限。因此,该卡具有与公民身份证卡相同的价值。

对正在使用仍有期限的公民身份证者,可继续使用至有效期满,但必须换证,或公民愿意将公民身份证换成身份证的场合除外。

须办理身份证更换手续的情况包括:年满14岁及未曾办理过身份证、公民身份证的公民;市民已有公民身份证,但有效期限已过。

对未满14岁的公民,持有还有效的公民身份证者,若有需要亦可更换身份证。

2024年7月1日之前签发的公民身份证有效期限至规定期限结束。

因此,自2024年7月1日起,不必把有效的公民身份证更换至身份证。

自2024年7月1日起,将签发电子身份证。

(3)2023年《价格法》

2023年《价格法》于2023 年6月19日在第十五届国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特别是回顾近期实施价格稳定的09类商品与服务业清单。

具体,2023年《价格法》第十七条规定,列入平抑价格商品和服务业清单的商品和服务业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

-实施价格稳定的标准:

+是必需品和服务业。

+对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及人民生活起到重大影响。

-2023年价格法颁行的附录01中规定的平抑价格商品和服务业清单包括:

+成品汽油和其他油类。

+液化石油气(LPG)。

+适合6岁以下儿童的牛奶。

+稻谷、大米。

+氮肥、磷酸二铵(DAP)肥料、氮磷钾(NPK)肥料。

+动物饲料、水产饲料。

+预防牲畜和家禽疾病的 疫苗。

+植物保护药物(农药)。

+医疗检查和治疗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清单中的药物。

(此前,2023年《价格法》把动物饲料和水产饲料列入平抑价格清单;将电力、食盐、食糖、白糖和精制糖从平抑价格清单中删除)。

-如果需要调整平抑价格的商品和服务业清单,各部委、行业或领域的部一级机关或省人委会应准备书面调整请求,并将其寄予财政部以呈政府提交国会常委会审议并决定。

(4)2023年《消费者权益维护法》

2023年《消费者权益维护法》已于2023年6月20日在第十五届国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

特别是,该法已补充多项禁止行为,包括多层次传销组织和个人的禁止行为;建立、营运和提供数字平台服务的商业组织和个人,例如:

-禁止在未事先通知或宣传消费者的情况下,以任何形式赞助影响者,利用其形象、忠告或推荐进行商业宣传或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产品、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禁止妨碍消费者检视产品、商品和服务的行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禁止违背消费者意愿,将要求消费者购买额外产品、商品和服务作为签订合约的强制性条件的做法◆

(待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