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孩子們是難以直接表達出他們到底心裡面正在想什麼、感受到什麼,所以大人們就要細心關注透過他們的一些行動或小動作來了解,例如:咬手指、發脾氣、不肯吃飯、難以入睡、突然變得安靜、經常發惡夢、甚至尿床等等,這些表現都會反映出其情緒。如果孩子有些上述的問題表徵,那麼父母們便須追查問題所在:孩子身體是否有何不適或是在學校與同學之間發生了問題?或功課太繁重而令到其有很大的壓力?若能找出了原因,就要儘快一一解決。當然,有部分父母對子女的以上表現認為很普通,不值得大驚小怪,只是情緒問題,過了就會沒事,於是不加理會或重視之,又或者會責備孩子不聽話,覺得他們反叛,從而令到問題越來越嚴重,皆因孤獨感積壓得太久,便將形成抑鬱症,屆時就需要心理醫生們進行輔導,即使可治癒,但也會對孩子的將來與成長過程中或許會留下不良的影響。
與此同時,當察覺到孩子有孤獨的表現時,父母們須引導他們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擴大其生活圈子及朋友,多認識書本以外的東西,激發其對新事物所產生的喜愛及興趣(最好是參加一些體能活動以有助其身心的發展),這樣將會讓孩子漸漸擺脫那孤獨的感覺,特別是可在孤獨感中提升了本身的自處能力,懂得面對壓力時如何將之克服和自行減壓,當他們長大涉世社會後,一旦在生活、工作、人際等方面遇到問題時亦有能力應對,不會產生孤立無門的感覺。
總而言之,身為父母者,必須要經常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作息,留意其一舉一動,但又不可過於嚴密而使到他們有被束縛之感覺,這倒也是父母們需要自我裝備的軟技能之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