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0至2005年,峴港市政府已動員在韓江東岸各高腳屋生活的居民遷往山茶郡郊區生活。此項計劃標誌了該市在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並將峴港市 “蛻化”成在亞洲當前一個發展得最快的都市之一。因此,要讓曾在各高腳屋生活了一段長時間的家庭講述其在搬遷至另一個陌生的環境,但為了生計而積極地奮發圖強來改變生活的過程以讓他人學習,峴港博物館與Graeme Were教授決定舉辦上述展覽。
這展覽的一個特別之處,就是Graeme Were教授已騰出不少時間訪問了多個住在高腳屋的家庭(大部分是漁民)以瞭解其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情況,並且還激請6個家庭先前往博物館觀看他們昔日用以謀生所操作的各種工具,勾起了現已轉業的舊漁民們之種種記憶片段與感觸。之後, Graeme Were教授將之一一紀錄下來和以越、英文編寫,讓參觀者更易於瞭解。
峴港博物館館長黃廷國善表示:舉辦是次展覽正是體現對峴港漁民社群、也是對漁業遺產的特別關心,同時也顯示各地方博物館在保存各傳統價值的重要角色,其中包括保存在如當前不斷變化與迅猛發展背景下的各傳統行業的價值。Graeme Were教授也指出:如漁業這傳統行業在全球上正受到威脅。都市的發展已對漁民的生活與適應能力造成很大的影響。而此展覽讓我們可看到一個社群當面對巨大變化時其堅強的謀生意志。
這並非峴港博物館與Graeme Were教授的首次合作。於2015至2016年,在專為博物館學系學生在越南進行實地研究計劃中,博物館已獲該教授的合作與協助。於2016年,Graeme Were教授亦曾參與由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舉辦名為 “革新:夢想的行程”展覽工作,同年更獲越南政府頒發獎狀,以表彰他對越南博物館所作貢獻。
透過是次合作,可給國內博物館為擴大與國際合作關係,為向國外推介博物館的形象、活動、品牌等方面作努力開拓一個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