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土地面積的開放方向
截至2019-2020學年底,福門縣的19所公立幼兒園當中,有8所獲公認達原有國家標準(每名學生的平均土地面積為8平方米以上)。然而,從今年7月起(教育與培訓部頒行有關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學校與多學級普通制學校的物質設施標準的2020年第13號《通知》生效時間),多所學校要面臨不達標的危機。
類似情況,第十一郡15號幼兒園校長黎清霞告知,該校的興建土地總面積為2291平方米,共有415名學生。若根據新規定,則每名學生的平均土地面積只逾5平方米,難以達到新標準要求。目前,托兒班正維持每班學生為20至25名,而幼兒班不能超過30名學生。該學校代表提意見:“若致力落實每名學生有10至12平方米的新規定,本校只得把每班學生人數減少一半,即是每班只有10名學生。市區各郡幼兒園難以實施該方案。”面臨此情況,黎清霞校長建議管理機關須對有人口規模特殊性質的地方,在每名學生的平均土地面積規定作出開放方向,要與學校面積、物質設施條件、教師程度、關照與教育孩子質量等標準結合評價,從而才有全面的評價結果。
集中提高質量
在各所幼兒園正忙於應對每名學生最少土地面積規定的同時,各所小學代表均告知:“暫時擱置土地面積以增加學生人數的標準,致力實施全日制上課,方便一年級學生適應新普通教育課程。”第十二郡某所小學校長分析,5年來,一年級的學生人數連年遞增,約5000至7000名學生。與此同時,興建學校與擴大現有學校規模的速度趕不上人口增加。據市教育與培訓廳的《報告》顯示,2020-2021學年,全市已增加逾5萬4000名學生,主要是小學與初中。儘管按照新普通課程的要求,全部一年級生要上全日制,但目前在24個郡、縣當中,只有18個郡、縣可滿足此要求。
在另個角度來看,第十一郡教育與培訓科專員阮氏瓊莊認為,達國家標準的學校須同時滿足多項標準,如規模、面積、基本的物質設施、裝備、學具等。然而,每個地方的人口規模方面有差別,若按照土地面積的要求,強逼各所學校要銳減各班的學生人數,使各所民辦學校的教學壓力加重。與此同時,當地已採用多項措施來提高教育質量的方法,如在教學與管理中加強應用諮詢技術,革新教學與測驗的方法;按發揮學生能力、品德來評價;廣泛推動先進、現代標準的智慧學校、圖書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