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实现8%经济增长目标 125家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企业和个人获表彰 决心完成公共投资资金融资计划 岘港率先建设新一代自由贸易区 范明正总理出席2024年第十九届国家新闻奖颁奖典礼 本月底务必为架构重组离职者支付相关资金 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當兒女只顧己見

家住新平郡的梅姐分享,她家因兒子不聽話、只顧己見而不知所措。
(圖源:互聯網。)
(圖源:互聯網。)
她透露:“兒子剛7歲,而總是自以為是,很少同齡孩子想跟他交朋友。全家人在努力矯正他,但太難了……”
為什麼孩子有這種心理?
因以己為自己了不起的心理所致:在家中,孩子是全家人過度關心、疼愛的對象,從而形成只會收取而不會施出的心理。

帶有該種心理,孩子難以形成傾聽、關心別人的感受和需求的習慣。

孩子的行為因模仿大人而成:子女只會發出命令或自以為是,這是因為他生長於被管制、差使的生活環境,導致把自己所見的潛移默化去對待別人。生活在一個有家長獨斷、唯我獨尊性格的家庭裡會讓孩子容易“感染”。

缺乏接人待物處事經歷:孩子自卑、憂慮、怕別人不關心自己,所以故意小題大做。實際上,因缺乏表達技能小孩不知道向大人和藹地表達意見。
能矯正嗎?
若家長已知道應該怎麼做以解除孩子的“指揮”心理,就要通過以下具體措施忍耐地幫助他:坦白跟孩子說:沒有人喜歡獨斷性格的人:首先要幫助他們控制自己獨斷性格,讓他們認得出:“若總是自以為是,要求大家必須聽自己的話將形成抑制心理,使朋友遠離自己。”提醒孩子認出獨斷的後果。

告訴孩子什麼是獨斷:有不少孩子喜歡向別人發出命令,或要求所有人必須聽從自己,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孩子沒有能力認出此行為是不應該的。因此,當父母聽見或見證孩子作出獨斷行為,對別人不和藹時,必須馬上阻止。在公共場合上,家長與孩子之間須先定好處理獨斷行為方法的信號。

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必須教導孩子在作出決定之前,要聽取別人的意見。當發現孩子不顧遊戲規則而跟朋友爭吵時,應教他怎麼和朋友溫和解決,如使用:分工法、抽籤法等等。一步一步地讓孩子認出不是自己要什麼都可滿足。

提倡分享、合作精神:當認出孩子有“讓步”態度,家長須耐心觀察、鼓勵孩子進步。及時勸勉、指出每個行為所帶來的價值將有助孩子學會關心別人的需求。告訴孩子:“若你和藹、平等對待別人,會有更多的人想和你結交朋友。”

做兒女的榜樣:若孩子獨斷性格是因家長行為所“感染”,父母必須改變自己,跟孩子交流時須平等、和睦,營造一個家庭所有成員都平等的氣氛。讓孩子感受到在平等的環境下傾聽家庭每個成員的觀點,並順從家庭成員所提出的正確想法。

強調一心團結、互尊精神:其突出體現在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所討論的事情,例如:討論看哪個電視頻道的節目、去哪裡旅行、吃什麼等等,都要聽取大家的意見。孩子在家庭中必須學會互尊精神、聽取別人的意見,從而應用在朋友之間的關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