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有過的經歷
對於平盛郡某小學四年級班主任秋蓉來說,今學年有太多難以忘懷的經歷。她透露,第一週語文課的主要內容是“愛人如己”,閱讀作者陳登科的一首詩《媽媽生病》。往年,她先讓學生分享他們的父母或親人生病時,自己怎樣照顧親人的事情。
“因今學年要線上教學,上課時間有限,所以我爭取時間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剛朗讀頭兩句,突然有一名學生悄悄地關閉麥克風並退出了課堂……。”她又說。感覺不對勁,她下課後便主動致電問候學生。原來那名學生的母親正在一所野戰醫院接受治療。理解學生的心情,她便鼓勵並祝願學生母親早日康復。從此以後,這名年輕教師上課時謹慎用詞,並組織活動來授課,避免在敏感時期不小心使學生想起不愉快的事。
對於守德市一所初中學校的語文教師秋娥來說,新學年的第一週(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尚未開展新學年的教學計劃)具有特殊的意義。師生首次互動時,教師須充分利用聽、說能力,甚至通過學生在聊天時所發送的每個表情符號來猜測學生個性和興趣。然而,班上一名學生的發言卻讓她一直受折磨。在自我介紹中,一名學生被問及未來職業時,已忿忿不平地回答:“我不需要任何人的憐憫”。“憐憫”這兩個字,像一盆冷水潑到她身上一樣,讓她又生氣又心疼那名學生。教師的關懷和擔心,若表達不當或時間不適,學生是不會接受的,反而還把他們推開。
長期陪伴
據市教育與培訓廳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市有1500多名學生因疫情成為孤兒。其中,小學生有逾600名(佔約40%),有700名初中學生,其他學歷是逾200名。此事是教育部門的大挑戰,既須陪伴和關照,又要做好教學及教導學生成人的任務。
心理學研究專家丁德亥副教授、博士副表示,教師的陪伴須基於4大原則,包括保密、尊重、長期、與其他政治及社會組織配合以採取適當的輔助措施。特別是在保密原則下,教師要保密學生個人、家庭環境和師生私人交談(若有)等資訊。
曾有一名學生退縮並拒絕與教師配合,因為他家庭環境的相關資訊被上傳學校論壇上,即使是出於想輔助他的目的。憑藉長期原則,教師要確定對學生提供心理輔導是一項長期工作,須耐心等待,直到學生有安全感並願意分享為止。在許多情況下,隨著學生從小學升讀初中和高中堅持提供心理輔導。
第三郡教育與培訓科科長范登科博士認為,教師掌握上述技能不僅在疫情下對學生提供心理輔導,還可輔助在日常生活中受心理創傷的學生。班主任作為學生的第二家長,具有充分的意識、知識和技能,及時陪伴和輔助學生的學習和長期發展過程。
市教育與培訓廳副廳長楊智勇肯定,為了對學生提供最好的輔導,學校要與家長密切配合陪伴學生,尤其是在受疫情影響的學習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