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政总理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 第二季度GDP增长6.93% 加强中部及西原地区商务促进效果 越中交通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国家主席接见澳大利亚及印度大使 预计越南经济今年增长近6% 利率上升闲置资金纷纷流入银行 本市建立国货可持续供应链 越中横模-峒中双边口岸正式开通 越南跻身全球十大猪肉消费大国 范明政总理建议共同迈向“未来增长新前沿” 咖啡出口有望创汇约50亿美元 下半年经济增长的牢固基础

孩子参加十年级招生考试,家长寝食难安

近两个月来,家住第一郡的黄氏仙一直感到焦虑不安,盼望于6月6至7日举行的公立高中学校十年级招生考试快结束。

家长在第三郡阮通街上一家补习中心外等待着孩子。
家长在第三郡阮通街上一家补习中心外等待着孩子。

  她说:“因孩子即将考试,我寝食难安。随着考试日期临近,我忧心如焚,百般担忧!不知道今年的考题怎么样,孩子温习是否到位;担心孩子早晚辛苦学习,考试那天一切是否顺利,孩子身体健康等。”

人人忧心忡忡

  她的女儿是第三郡一所初中学校的九年级学生。为了准备参加语文、数学、英语3科考试,她的补习班排得满满,週日也要上学。至于语文科,她要上两个不同的补习班,希望能绝对把握知识。

  黄氏仙是某国家机关公务员,目前正在申请在家线上工作,以便灵活安排时间来接送孩子上学。她说:“上司看到我忙得焦头烂额,只好点头同意了。有时候中午我和女儿找个地方吃便饭,之后急忙送孩子去上课。等饭上桌时,女儿还争取时间解答数学试卷。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盼望考试早点结束。”

  市教育与培训厅近日公佈62所高中学校的招生指标增加,初中毕业生选择继续升读公立高中学校十年级的总招生人数为7万6735名额,佔今年十年级招生考试登记人数9万8681名的77.5%。这意味着今年将有近2万2000名学生没考上,必须选择私立学校、职技学校等。她透露,每天阅读报纸以更新关于女儿的十年级考试的消息,心情非常焦虑。

  她叹了口气说:“我跟班上其他家长聊天,人人都忧心忡忡。考试前担心孩子温习是否到位,考试当天心怕孩子考得不好,事后担心分数。十年级入学试的分数公佈后,又担心孩子是否考上等问题。”

  5月某日下午的一场阵雨过后,在第三郡阮通街的一条小巷里,从晚上7时15分起,家长们就载孩子来上补习班,之后停车等待下课时间。有些父亲还穿着上班服装,车上挂着保温瓶。一名父亲边等候孩子边说起孩子正在第三郡一所初中学校教师的英语补习班学习,到晚上8时才下课,每週两晚,其余时间则补习数学与语文。“我孩子的学力一般,所以我们并不期望她考上什么名校,只要能考上一所公立学校,努力学习并高中毕业,日后就读高等学院或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不像我们这么辛苦就好。我们夫妻俩劝喻孩子选择符合的学校,第一志愿登记阮氏妙高中学校,第二志愿是黎氏红锦高中学校,第三志愿是阮氏定体育专科高中学校。”

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仍担心

  截至5月18日晚上,第一郡某初中学校九年级学生的家长秋香仍犹豫不决,要否让孩子改变十年级志愿。她儿子央求母亲不要改变他的志愿,第一志愿还是裴氏春高中学校,第二志愿是梁世荣高中学校,第三志愿是阮友寿高中学校。尽管孩子的学习成绩优秀,九年级的数学、英语、语文3科考试总分达逾27.5分,但她仍然牵肠挂肚。

  她说:“现在投考大学较轻松,有很多大学可选择。其实,公立高中学校十年级招生考试是最紧张的。我担心语文科考题范围很广,不知道孩子考得怎么样。担心孩子在考试当天的心理状态,今年的录取分数线如何等。我相信孩子会考上公立高中学校,只是能否考上自己喜欢的学校,如果不如愿会不会感到失望,接下来3年会否专心学习就很难说了。我不断鼓励孩子,只要他喜欢哪个补习班,我就给他报名学习,与孩子一起了解并决定登记志愿。我明确告诉孩子,如果选择某所学校作为第一志愿,以后就别后悔,即使只考上第三志愿也要好好学习,绝不可半途而废。”

深思熟虑

  家住第五郡的永康(化名)其孩子今年参加十年级考试,全家参考了班主任的意见,经过讨论、谘询,最后一致让孩子登记第一志愿是第十郡阮攸高中学校,第二志愿是第五郡雄王高中学校,第三志愿是第五郡陈友庄高中学校。

  他说:“我也想过,如果孩子的3个志愿都没考上,就选择私立学校的方案。目前想到两个最合适的私立学校,且符合家庭的经济条件。说实话,看到孩子为考试而日夜苦读,我十分痛心。我们劝孩子早点睡觉,但无济于事,孩子多日埋头温习到凌晨2时,担心自己考不上。”

  与此同时,阮黎(68岁,已退休,家住第八郡)的女儿明年才参加十年级考试,但现在就开始担心了。因家境条件不充裕,他的两个孩子都没上过任何补习班,只在家自修。大女儿是裴氏春高中学校的学生,小女儿正在第八郡政兴初中学校读八年级。他说:“尽管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各科都在9分以上,但我仍然担心。最担心的是孩子考不上自己喜欢的学校,她会很难过。孩子上学不开心,作为父母就不放心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