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緊急審定新教科書以趕上新學年的過程中,筆者有機會與各所公立學校的同事溝通。對於新課程和新教學方法的問題,若干同事肯定:“換新教科書,但會以傳統方法來教學。關鍵是任何教師都希望學生記住課程內容,便盡力給學生傳授知識。至於學生自學新知識,只有觀摩教學的節課才有。我們日常教學已累得要命學生也不懂,哪裡有時間評估學生的能力?”
他們的回覆令我悶悶不樂。我國盡力改革教學,但未能革新教師(新課程的最重要力量)的認識和思維。他們的想法將使教學退一步,故筆者認為新課程不大可能會成功。
其實,評價且發展學生能力非是新題材,數十年前曾獲提及,當時被稱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該教學方的目標是將教育過程改為自教育過程,將培訓過程改為自培訓過程,主要是發揮學者的積極、主動及創意等因素,從而發現學生的個人能力,之後加以培養和發揚。
然而,過去多年的開展結果已證明,基本教學過程的“中心”仍是教師。另一個例證是一到考試,教師公佈溫習大綱,之後編寫試考題、印刷和發給學生,是希望學生背熟就能得到高分數。這樣如何評估及發展學生的能力?其實,上述教學方法只有助我們確定勤學、“死背”課程,或懶惰的學生。
在師範工作中,發現學生能力可視為未來開發勞動者能力的過度階段。關鍵問題是,教師要怎麼辦?首先,教師須確定學生要達到的一般能力標準,就是不要求學生全面優秀,但須掌握基本知識。例如:一年級學生在學年結束時所的基本知識是能識別、朗讀文字和100以內的數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連續進行測驗,組織遊戲以評估每名學生的能力。因此教師務必準備不同學習工具和材料,例如:學生參加按順序排列數字或會看時鐘等遊戲,有助檢測學生的識別和接受能力。
憑藉那些小測驗,教師將確定並對每名學生的能力進行分類。通過本身的教學實況,筆者認為評估學生能力不只是創造學生進步的大推力,而且還給全班帶來積極的能量。那是師生的教學過程,教師能將學生個體化就算成功。然而,每班現有40名學生左右,又遭受成績“金箍圈”套住,故相關問題已超出教師的管理範圍。那就是想達到新教科書目標的大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