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生疏感
對留學生來說,出國踏足異鄉是最為生疏的時期。要盡力走過此階段才能學習下去。
2017-2018學年榮獲美國紐約市Center Moriches學校獎學金,是該校參加Robocon比賽榮獲一等獎的代表成員,目前榮獲University of Maryland獎學金的黎黃陽仍銘記首次來到美國的困難時間。在正式入學之前,黎黃陽已度過兩個星期跟本地人一起生活。留學第一時間最為困難,因為要學會如何習慣當地的風俗和語言。阿陽的乾父母家庭從晚上10時上班,回家已是翌日清晨,所以和他們見面和交流的時間不多。然而,當父母空閒時,阿陽仍盡量跟他們接觸、聊天,從此才慢慢地適應當地生活。
黎黃陽告知:“在越南,同學們必須作好準備工作,來到美國留學須勇於面對任何情況。如此一來,當初的困難就不會難倒你,你也會更容易適應。”也在2017-2018學年榮獲美國得克薩斯州Jack C.Hays學校獎學金,明年將在Seattle Central College入學的趙嬌娥表示,當初她因不習慣西方自立生活環境而遇到若干困難。乾父母家庭很忙,每個星期只有兩三天煮飯。趙嬌娥經常自己煮飯。但是,這也是小問題。她留學後所吸取的經驗是從開始生活在國外那時候起,要克服自己的習慣,勇於邁出自己的“世界”,努力去做自己從未做過的事,從而得到生活上的親身體驗。
在2014-2015學年榮獲Martin Ferry (Ohio)學校獎學金,目前是在Pennsylvania的The Art Institute of Pittsburgh學校Commercial Photography專業大二生的潘克隆稱,他起初的困難是飲食方面。他分享:“我乾父母是本地人,所以很直白。有什麼問題他們就會想辦法解決。當時我帶去半箱方便麵。頭兩個星期,我都吃麵,乾父母說不應該這樣吃下去,要習慣美國食物。我開始慢慢習慣美國菜餚。我最喜歡的是馬鈴薯丸子。起初如何融入當地生活習慣、文化及飲食是非常重要的。”
適應校內生活
潘克隆表示,在學校頭一段時間,他學習很輕鬆。各門課中沒有一門可難倒他。美國高中十一年級的數學課難度如同越南初中八年級數學課而已。最難的是生物學和專業英語。因此,他認為只花功夫於此問題即可。
另一個原因讓潘克隆快速融入集體就是參加學校游泳隊,獲推薦參加區域及州內的賽項。參加課外活動有助學生融入校園生活,此外,參加課外活動也是審查頒發獎學金的條件之一。
趙嬌娥也贊同上述意見,美國初中課程沒有越南難。但學校也分不同等級的班。如果感到太容易,可轉到更高水平的班級。如果哪門課成績出色將獲老師們注意,推薦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在越南學習的時候,阿娥非常討厭數學。當初來到美國,此想法也未改,後來阿娥入讀數學提高班,並榮獲老師推薦代表學校參加比賽,趙嬌娥從一名討厭數學的學生成為一名數學“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