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教育與培訓部財政計劃司原副司長、西貢大學高級講師副教授、博士黎慶俊接受採訪時提出的意見。
學校“自我演變”
*您多次提到所謂“教育衝突”的概念,請問具體是什麼?
-教育部門的質量目標是鍛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接近方法以自我領會知識。但實際上,許多學生的目標卻是分數,是考試成績,其學習目標是文憑,輕視獲取知識和技能,對於這些人來說,文憑是硬道理。而教育管理者的目標卻是學習成績。衝突就因此而產生。
-教育部門的質量目標是鍛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接近方法以自我領會知識。但實際上,許多學生的目標卻是分數,是考試成績,其學習目標是文憑,輕視獲取知識和技能,對於這些人來說,文憑是硬道理。而教育管理者的目標卻是學習成績。衝突就因此而產生。
*那麼您認為其後果是什麼?
-這些衝突在提高教育質量過程中給高中學校帶來的許多壓力,另外,還要面臨著來自教育專業管理機關的壓力、來自各級國家管理機關的壓力和來自學生的壓力。若相同的壓力就沒關係,但這卻是相反的壓力。教育部門提出自己的質量目標,並集中投資、指導學校系統實施,但實際上,學校卻按學生的目標來教學。因此,隨著市場的負面影響和暫時的趨勢,教育質量日益下降,遠遠離開了社會的期望。
學校被屈服了,逐漸“自我演變”,教育質量因此而日益下降。學生只顧取得文憑,學校以安全的方式教授,只要學生能夠考取文憑、證書就行。學生需要取得高分,學校就滿足其需求。管理機關只需良好的升班率、優秀學生率,導致學校非抬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可。從此形成了影子的學習佳績,不能正確和全面地反映學生的能力和教育系統的質量。
教師受束縛
*曾多年擔任教育與培訓部財政計劃工作的您對我國的教育投資工作有何評價?
-對教育的財政投資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5%,國家財政預算將政府支出總額的20%用於教育,這是巨大的努力,體現國家的堅定承諾。但仍未能滿足我國教育的支出需求。我國學生的平均培訓費用仍很低(一般只相當於地區各國的四分之一和發達國家的二十五分之一)。
-對教育的財政投資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5%,國家財政預算將政府支出總額的20%用於教育,這是巨大的努力,體現國家的堅定承諾。但仍未能滿足我國教育的支出需求。我國學生的平均培訓費用仍很低(一般只相當於地區各國的四分之一和發達國家的二十五分之一)。
較低的財政投資額導致學校的物質、技術設施不足,例如:教室不能滿足學生上全日課和減少每班學生數量的需求,缺乏功能教室,以及教學設備大部分只能滿足基本需求。用於學校活動和專業發展的經費比例非常低,被視為革新教學方法和提高質量的障礙。
*那麼,為教師投資如何?您對教育部門的人才吸引和招募政策有何評價?
-與其他職業相比,對教育職業的政策總而言之是好的(當然,仍有一些需要完善的落後政策和不足之處),但仍未能滿足教師的消費需求。大部分教師都理解國家的共同困難,其擔憂在於對職業的不安。多處招募後解僱,令教師深感不安。
另外,多所學校的工作環境也不好。對於在學校裡的民主問題,許多教師認為,民主流程是好的,但他們表達意見的機會不多,或儘管表達意見,也少人聆聽。民主儘管按流程實行,但缺乏務實性。一位教育科領導曾跟我說:“現在的教師不想創新,而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就行。”因為,萬一其探索、創新被輿論誤會,自己出面澄清,則在管理機關無動於衷的態度之下,這位教師將受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