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矛盾、線上課堂受到干擾的事情發生後,各所學校開始關注、設計和制定線上教學的行為準則。
須制定行為準則
市國立大學所屬百科大學副校長陳天福副教授、博士說,線上教學的傳達方面遇到不少困難,尤其是師生無法以肢體語言和眼神進行交流。對於學生來說,長時間線上學習的專注力分散是件要解決的大問題(許多專家認為,這段時間常限制在連續40至60分鐘以下)。網絡傳輸質量不好也是師生心理受大影響的因素之一,因為他們的交流常被中斷。線上教學的聲音、圖像等方面發生故障,容易對師生的心理造成大影響。
因此,想避免發生衝突,就要為各方準備良好的心理和技術基礎。務必制定學校和媒體行為準則,以建立所有成員可接受的標準。百科大學已制定學校環境的通用行為準則。該行為準則正在具體化,以滿足線上教學的特點。
市師範大學校長黃文山教授、博士表示,年幼學生線上學習時可能會受不同影響,如由視力改變的眼睛症狀和身體其他部分的疾病。若干學生久坐學習,容易產生不振作,甚至是身體疲勞、生病等“假像”。大中學生線上學習會受間接交流的影響,並將此交流方式成為自己的習慣和行為。因此,可能會產生在線上環境中對等溝通的後果。這樣說法可肯定,先別責怪學生,不如回顧一下他們學會哪些技能以線上學習?有多少學生能掌握線上環境?
教師與講師隊伍也不例外。因不掌握線上教學軟件,或受線上教學的壓力和使用線上教學管道的認識不足,導致若干教師線上教學時可能會有些寬容或隨便,難免產生不少後果。實際上,受影響的標準可能會對未來期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很多問題。
文明行為
在社會學的角度下,市開放大學的黎明進專家認為:從2020年至今,大專院校和高中學校的線上學習並不是我國的奇異事件。線上教學雖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但在疫情期間裡,這是最佳的教學方式。師生線上教學時用語不當,雖然只是少數,但也要盡快克服。
此外,黎明進專家又說:教師線上教學的精神緊張及壓力遠遠超出在課堂上授課,因為線上教學的所有課程都獲錄影,方便學生復習課程。教師幾乎只專注於傳達課程內容。教師僅能在屏幕前獨白,不像教室裡可走來走去(減壓的方式之一)。再加上疫情複雜多變,使教師們的心理壓力更大。因此,他們的語言、行為難免衝動,使我們覺得“反感”。
其實,學生也面臨類似的壓力。很多科目面對面授課也難以吸收,更不用說是線上學習。學生不懂課程內容並達不到教師的要求時,他們的不滿態度是可以諒解的。因線上學習,學生沒有機會快速、輕鬆地直接“向同學請教”。這樣“孤獨”的學習方式也是學生抑制的因素之一。
然而我們要承認,目前線上教學還缺乏行為準則。這是我國的不足之處,因為我國曾被列入在社交網使用中存許多不良行為的國家組。上述不良行為已成為線上學習不良行為的習慣。因此,各所學校應快速為師生頒行線上教學的規則指引。這些規則有助師生意識到他們正在教育環境中,也是知識分子,所以須在線上教學和日常生活中常保持文明行為。若在日常生活中可養成文明行為的習慣,將轉成社交網以及線上教學的文明行為。只有這樣,學校文化、尊師重道的精神才能像直接教學一樣獲維護和可持續發展。
第一郡梁世榮高中學校校長裴明心表示,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須維持樂觀的心態以隨時克服困難,從而為學生、同事和家長傳遞正能量。不要認為“年輕人往往缺乏經驗”,而應主動分享經驗以充實專業知識,從而吸收同事的良好做法。
與此同時,該校教師陳清雲英說,目前,很多教師都誤解線上教學是要擅長技術和了解大量教學軟件。事實不是這樣,教師只需要找到合適的工具,讓自己保持最佳精神狀態,以笑臉出現在學生面前,教學效果一定會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