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上升闲置资金纷纷流入银行 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本市建立国货可持续供应链 越中横模-峒中双边口岸正式开通 加强越中民族工作领域合作关系 越南跻身全球十大猪肉消费大国 范明政总理建议共同迈向“未来增长新前沿” 咖啡出口有望创汇约50亿美元 下半年经济增长的牢固基础 政府总理啟程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年底越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4万5000美元 政府总理视察看望电力项目工地工人 批准2021-2030年时期林同省规划《决定》颁授 推介促进吸引韩国游客来越 国家主席苏林接见各国大使递交《国书》 2024年越南经济前景可观 信贷增长比去年底增 3.79%

到“九龙寨城”重回“集体生活”

中国香港九龙寨城被人们俗称九龙 城寨,它曾拥有人类都市史上的奇观--合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了125万5000人,被诸多外媒称为全世界人口居住密度最高的地方。虽然寨城已被清拆,旧址上已经建起公园,但随着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的爆火,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社区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人们为这里曾经发生的神秘案件着迷,更为寨城的“塔式”密集生活感到好奇。

九龙寨城公园内的九龙寨城模型。
九龙寨城公园内的九龙寨城模型。

在这片长约210米,宽约120米(约2.5公顷)的土地上,层层疊加的居民楼“直冲天际”,多数楼体之间没有间隔,以一堵公用的墙连接,天台满是衣物、电线,楼下街道狭窄昏暗,拥挤的生活条件没有影响寨城居民的热闹生活,孩子们在楼梯、天台间穿梭,家家户户没有关门的习惯,大家总是一起用餐、娱乐。

寨城衙府保存较为完整

九龙寨城的“城”是在清代才加上去的,在此之前一直叫作九龙寨,其前身是宋代的一处要塞。清代官员将其重建改良,变成重要的军事要塞。在清末经历海寇、英军入侵后,寨城的城墙被毁,城内一度荒芜,成为“鬼镇”。不过很快,这些空荡的清代平房再一次被居民佔领,有钱的人往上多盖一两层,没钱的这样住着也自得其乐。寨城管理权几经易手后,寨城就慢慢进入“三不管”时期,这也是后来寨城内部建筑如蜂巢般错综复杂的原因之一。

九龙寨城公园就建在寨城旧址上,里面保留了一些原本建筑的部分结构、街道石刻,如龙津路、光明巷的刻字石板。探索整个公园,看到里面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是寨城的衙府。衙府位于如今公园的中心位置,建于1847年,原为九龙巡检司衙署。该建筑为三进两院式,前院设有耳房,供衙役驻守,内院设衙门公堂,后院是守将官邸。衙府建筑设计简单实用,屋架为传统木结构,上铺素瓦。英军佔领此地后,衙府失去原本功能,被先后用作学校、医疗所等,后又被教会机构选为发放救济物资的基地,门楣上的“Almshouse”(济贫院)字样保留至今。

有饭一起吃,有电视一起看

二战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前往香港,没有身份证明的人大多选择留在九龙寨城。随着人口增加,寨城楼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楼层一层又一层地上盖,与此同时,楼群间的空隙也越来越小--人们见缝插针地造房,形成楼挨楼的格局。据说当时寨城所有的楼里,就只有3栋有电梯,由于楼层高,楼体之间相互挨着,人们一般会搭乘电梯到顶楼,走天台到自家楼顶,再走下去回家。有的家庭还做了“秘密通道”,方便自己在楼宇之间自如来往。很多人回家的时候会从别人家经过,自己家家门也不关着,大家有饭一起吃,有电视一起看。

许是因为“三不管”,这样的和谐背后也藏着很多灰暗面。据介绍,光明街是九龙寨城的“名街”,其“光明”二字很是讽刺,当时有很多人在这条街附近进行不法交易。龙津路当年也有很多不法机构,这条路的后街一带开了约90个牙医诊所,全部都是为了给不法行为作掩护。集体生活和谐温馨,昏暗的街巷却是罪恶的温床,这种反差让当时很多外面的人对寨城生活望而却步。

寨城清拆后,这段“亦正亦邪”的历史已经离人们远去,如今的九龙寨城公园以江南园林风格为主打造,被划分为多个主题区域,设计多处不同景致。除了展示寨城文物,园内还设有邀山楼、六艺台、归璧石、敬惜字纸亭等特色景点,与毗邻的贾炳达道公园相连成片,形成规模宏大的城市公共休憩空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