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苏林总书记会见立陶宛共和国总统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 欢迎立陶宛总统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越美贸易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范明政总理抵达尼斯开始对法国的工作访问 依照原则部署与重组干部 完善法律系统满足实践生活要求 纺织品成衣与皮鞋共面临关税挑战

非法交易社會住房須注意

有很多人不按規定買賣社會住房,將給買方帶來潛伏的風險,市律師協會副主席阮文厚分析:
(示意圖源:互聯網)
(示意圖源:互聯網)
法律規定社會住房獲分配5年之後才可轉讓,在此期限之前的轉讓只能私底下手寫憑證交易。這種轉讓方式容易引發日後的糾紛。

阮律師提醒:“據2015年《民事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款C項規定,如果合同沒有充分的條件就視為無效。民事交易的內容和目的不可違反法律規定,違背社會道德。購買社會住房者不可辦理過名手續、公證買賣合同、紅簿上仍是原主的主權,他們完全可以將住房證件去抵押。”

委權形式的合同也潛伏不少風險,原因是有關委權的事宜附屬訂立委權文本人的意向,他們可以改變主意,隨時取消委權。而且,不排除委權者不幸死亡,委權文本就失效。
因此,在購買社會住房,購房者務必檢查房地產資訊以確定該房子是否滿足轉讓條件。此外,須檢查轉讓者的資訊,是否是社會住房合法的所有者,有沒有獲得所有者的委權。

轉讓時務必訂立文本,公證,證實以確保合同的法理性。同時,通過公證單位證實可審查售房者的資格,可否滿足轉讓房地產的條件。

同時,務必與國家管理機關、項目管委會緊密配合檢查。尤其是,管理機關須公佈獲批准購買、租用社會住房者的名單,旨在給管委會、民眾主動監察、投訴違反法律轉讓房地產的行徑◆

相关阅读